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国内烧伤学术界惟一的全国性权威刊物,由国内外烧伤外科及相关学科著名专家组成编委会。烧伤的重要问题,通常也是内外科的基本问题。杂志力求充分展示本学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注重实用性,讲究可读性。全方位展示本专业的研究进展、临床治疗和护理经验,将整形与康复理念贯穿于烧伤救治全过程,将独到的修复技术应用于各种类型的难治性创面。杂志目前已被《Medline》等10多个国际主要数据库收录,具有较大影响。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烧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258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20/R
邮发代号: 78-13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560.00
杂志荣誉 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烧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9-2587
- 国内刊号:50-1120/R
- 出版周期:月刊
-
大面积侵袭感染组织切除对烧伤创面脓毒症患者静息能量消耗的影响
目的观察大面积侵袭感染组织切除对烧伤创面脓毒症患者高代谢的影响。方法对连续救治的8例烧伤创面脓毒症患者,分别于大面积侵袭感染组织切除前,手术后和病情稳定时,对静息能量消耗(restingenergyexpenditure,REE)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毒素(LPS)进行监测。结果侵袭感染组织切除后REE水平[(307.7±31.3)k......
作者:柴家科;盛志勇;高建川;杨红明;许明火;李利根;贾晓明;刁力;常东;郭振荣 刊期: 2001- 02
-
生物氧耗量测定诊断高压电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用生物氧耗量测定法鉴别高压电损伤实验中肌肉组织的变性或坏死程度。方法采用本实验室设计的高压电损伤动物模型,于伤后2、8、14、24、48h与5d分别在兔伤肢的5个区切取12mm×10mm×1mm的肌肉组织,行组织氧耗量测定100s,同一部位取材行组织学检查作标准。结果共检测标本182块,20个标本氧耗在8.7kPa/100s(43.5%)以下,光镜下表现为坏死,157个标本氧耗在16.9~......
作者:李伟萍;朱志祥;许晓光;刘天一 刊期: 2001- 02
-
烧伤创面合并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对62例患者浅度烧伤创面的观察,分析单纯疱疹病毒(HSV-Ⅰ)的感染特点,并提出治疗方案。方法采用细菌培养、PCR病毒检测和免疫组化染色、病理切片等方法对7例患者进行检测,排除其他原因并确诊。同时对62个病例的临床表现、发病过程及病理特点进行记录和总结。结果烧伤创面被瘤状物覆盖,外观呈菜花状。被检测的7例患者中,有5例HSV-Ⅰ阳性。显微镜下表皮细胞呈气球状及网状变性,气球状细胞内可见包涵......
作者:周玲;张科验;孙堂卿;张磊;张建平 刊期: 2001- 02
-
严重烧伤患者早期短程应用高效抗生素的研究
目的探讨早期短程应用高效抗生素对严重烧伤后患者感染的防治效果。方法烧伤患者35例,烧伤面积50%~95%。根据高效抗生素使用时机分为早防组(20例,伤后6h内开始)和迟防组(15例,伤后48h开始)。动态检测血浆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变化,严密观察脓毒症各项指标。结果大面积烧伤后血LPS、TNFα和IL-8明显......
作者:宗光全;张茂红;章冠东;杜庆安 刊期: 2001- 02
-
在胶原海绵膜上构建人表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复合移植物的实验研究
目的将原代培养的人表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接种到一种新的载体-胶原海绵膜上,构建新的复合皮肤替代物。方法来源于人包皮的表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分别原代培养,成纤维细胞经消化后接种在胶原海绵膜上(1×105/cm2),培养3d后接种表皮细胞(2×105/cm2),构建复合皮肤替代物,移植到裸鼠全层皮肤缺损处,以无细胞接种的胶原海绵膜作为对照。观察创面愈合情况,测量剩余创面面积,第7、14、21、28和35......
作者:汪滋民;焦向阳;邢新;季正伦 刊期: 2001- 02
-
42年严重烧伤全身性感染的防治经验
目的通过对严重烧伤(>50%TBSA)全身性感染患者329例进行分析和总结,旨在进一步提高严重烧伤感染的救治水平。方法利用1958年至2000年8月我所共收治烧伤面积>50%TBSA患者1127例临床资料,分析不同时期严重烧伤后全身性感染发生率及死亡率降低的主要原因。结果本组1127例烧伤患者中,发生全身性感染共329例,总发生率29.4%,第二阶段感染发生率为29.3%,显著低于第一阶段的48.......
作者:彭毅志;肖光夏 刊期: 2001- 02
-
烧伤合并内毒素血症TNFαmRNA原位表达与早期心肌损害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TNFαmRNA及其蛋白在心肌细胞的原位表达,探讨烧伤合并内毒素血症早期心肌损害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20%TBSAⅢ度烧伤复合内毒素血症多脏器损害模型,时相点设为伤后0.5、1、3、6、12、24和48h。将178只大鼠随机分为烧伤复合内毒素注射组(烧注组)、单纯烧伤(单烧组)、单纯内毒素注射组(单注组)和正常对照组。采用光、电镜观察,ELISA及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染色,等观察大鼠心肌形态......
作者:赵雯;刘友生;王水明;王晓东 刊期: 2001- 02
-
BPI作为内毒素自然抑制物的作用研究
目的确认杀菌性/通透性增加蛋白(bactericidal/permeabilityincreasingprotin,BPI)作为机体的自然防御武器在人中性粒细胞中的存在状态。方法检测猪源BPI与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的结合能力及其对LPS诱导的肝库普弗细胞分泌TNFα的抑制作用,并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LPS刺激后PMNL中BPI的表达情况。结果猪源BPI与内毒素结合能......
作者:周红;郑江;袁建成;周立新;秦孝建;肖光夏 刊期: 2001- 02
-
戊二醛异体真皮与自体薄断层皮复合移植
临床资料选择切痂后深筋膜创面或瘢痕切除后创面,10例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2例,年龄8~50岁,复合移植术后随访1年。......
作者:冯祥生;谭家驹;杜永军;阮树斌;李庆生;杜学亮;徐国建 刊期: 2001- 02
-
烧伤创面应用红树烧伤液、磺胺嘧啶银和湿润烧伤膏的效果评价
海南岛系热带地区,气温高、湿度大,烧伤创面容易发生侵袭性感染,在如何选用创面外用药物方面,显得尤为重要。本实验随机选择了60例烧伤患者,在其创面分别应用红树烧伤液、磺胺嘧啶银和湿润烧伤膏,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陈劲松;张宗仁;陈建设;周经武;孙兰庆 刊期: 2001- 02
动态资讯
- 1 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凝胶制剂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Ⅳ期临床研究
- 2 第一届中欧创面修复学术会议成功召开
- 3 传承创新发展:庆祝我国现代烧伤学科60周年
- 4 烧伤临床鲍氏不动杆菌分离株生物膜内菌aba Ⅰ基因表达的变化
- 5 多发性压力性溃疡的外科治疗
- 6 生物医学工程学技术在创面修复领域的应用前景
- 7 不同免疫调节方式对烧伤脓毒症大鼠炎性反应的影响
- 8 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监测的临床价值
- 9 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后肉芽组织增生致气管狭窄一例
- 10 RNA干扰抑制整合素β1在人表皮干细胞中的表达
- 11 谷氨酰胺颗粒对烫伤小鼠小肠黏膜结构的效应
- 12 群体烧/创伤应急救治杭州预案(2016版)
- 13 循环成纤维细胞在创面修复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 14 治疗煤尘燃爆性烧伤复合伤21例
- 15 第六届全国烧伤救治专题研讨会纪要
- 16 大鼠严重烫伤早期血浆游离氨基酸浓度的变化
- 17 喷洒法皮粒播植术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六例
- 18 结核性创面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 19 切痂植皮术中应用Narcotrend监护仪监测盐酸瑞芬太尼复合二异丙酚靶控输注麻醉深度的临床观察
- 20 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联合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覆盖对猪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