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国内烧伤学术界惟一的全国性权威刊物,由国内外烧伤外科及相关学科著名专家组成编委会。烧伤的重要问题,通常也是内外科的基本问题。杂志力求充分展示本学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注重实用性,讲究可读性。全方位展示本专业的研究进展、临床治疗和护理经验,将整形与康复理念贯穿于烧伤救治全过程,将独到的修复技术应用于各种类型的难治性创面。杂志目前已被《Medline》等10多个国际主要数据库收录,具有较大影响。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烧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258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20/R

邮发代号: 78-13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560.00

杂志荣誉 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烧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烧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9-2587
  • 国内刊号:50-112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医学文摘,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烧伤杂志2006年第6期文章
  • 早期液体复苏对严重烫伤大鼠肝脏脂肪变性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早期液体复苏对严重烫伤大鼠肝脏脂肪变性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健康成年SD大鼠144只,随机分为4组.麻醉后假伤组背部给予30%TBSA的模拟烫伤.其余大鼠背部给予30%TBSAⅢ度烫伤,之后分为单纯烫伤组:烫伤后不补液;早期复苏组:烫伤后立即按Parkland公式用复方乳酸钠林格液进行复苏;延迟复苏组:烫伤后6h给予液体复苏,方法同早期复苏组.分别于伤后0.5、1.0、2.0、3.0、7.0......

    作者:肖长辉;张红艳;史南玫;刘德伍;张耀均;黄培信 刊期: 2006- 06

  • 脐血来源未成熟树突状细胞低温冻存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脐血来源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低温冻存前后的生物学特性,探讨imDC的保存方法.方法取新鲜脐血分离单个核细胞(MNC),在体外经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rhIL)4诱导产生imDC后,加入二甲亚砜(DMSO)作为保护剂,-80℃降温,-196℃保存,40℃水浴复温,获得冻存imDC.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冻存的imDC与新鲜imDC形态,计......

    作者:王逸涛;彭毅志;唐进;王强;王永权;游波 刊期: 2006- 06

  • 胰岛素在烫伤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观察烫伤大鼠脑组织中胰岛素的表达情况.方法将15只Wistar大鼠背部造成30%TBSAⅢ度烫伤(烫伤组),于伤后4、12、24h以Zamboni液行左心室灌注,然后取大鼠脑组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脑组织中胰岛素的表达.另取10只大鼠作为对照组,除不烫伤外,其余处理同烫伤组.结果对照组大鼠脑组织中胰岛素的表达不明显.烫伤组大鼠伤后4h脑组织的嗅球、大脑皮质等部位可见胰岛素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其细胞......

    作者:陈建芳;姚忠祥 刊期: 2006- 06

  • c-Jun氨基末端激酶抑制剂减轻烫伤后胰岛素抵抗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抑制剂SP600125对烫伤后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及机制.方法24只SD大鼠以表格随机法分为假伤组、烫伤对照组和烫伤+SP600125组.将大鼠制成30%TBSAⅢ度烫伤模型(其中假伤组以常温模拟烫伤过程).伤后第4天进行葡萄糖钳夹实验(烫伤+SP600125组在实验开始前2h给予拮抗剂SP600125),检测肌肉组织胰岛素受体底物(IRS)1磷酸化丝氨酸307......

    作者:陈新龙;夏照帆;韦多;贲道锋;唐洪泰;葛绳德 刊期: 2006- 06

  • 大鼠烧伤后早期心肌组织核因子κB活化对细胞因子表达及心肌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核因子(NF)κB活化在大鼠烧伤后早期心肌组织表达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心肌功能损害中的作用,进一步阐明烧伤后早期心肌功能损害的发生机制.方法将17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20只)、烧伤组(90只)、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组(60只).后两组大鼠均于背部造成35%TBSAⅢ度烧伤后,立即腹腔注射等渗盐水,且PDTC组同时皮下注射PDTC250mg/kg.对照组除......

    作者:李志清;黄跃生;杨宗城;王甲汉 刊期: 2006- 06

  • 腺病毒载体转染人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对其成熟特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重组腺病毒载体AdEASY-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转染人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后,其表型特征及免疫学功能的变化,并探讨白细胞介素(IL)10对腺病毒转染诱导imDC成熟的抑制作用.方法贴壁法分离人脐带血来源的单核细胞,利用重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IL-4诱导分化imDC.对照组为常规培养的imDC,转染组用AdEASY-EGFP转染imDC,IL-10......

    作者:王永权;彭毅志;王强;王逸涛;游波 刊期: 2006- 06

  • 危重烧伤合并腹腔间隙综合征的临床诊治特点分析

    目的总结危重烧伤合并腹腔间隙综合征(ACS)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2001年1月-2005年4月笔者单位收治12例特重度烧伤合并ACS的患者,其中3例予以非手术治疗(胃肠减压、肛管排气),4例行腹壁减张,5例开腹减压.统计、分析本组患者的治疗结果.予以腹壁减张或开腹减压术者,监测其术后24h尿量、膀胱内压、中心静脉压、动脉收缩压、动脉血氧分压(PaO2),并与术前比较.结果本组患者病死率为41.7%......

    作者:宋振强;王润秀;农庆文;林源;刘达恩;张立明;李峰 刊期: 2006- 06

  • 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混合移植对人工真皮血管化的影响

    目的观察同种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移植对人工真皮血管化的促进作用.方法在27只Wistar大鼠背部造成2.5cm×2.5cm全层皮肤缺损创面(2处/只),将其分为血管内皮细胞组:将血管内皮细胞混入0.5ml纤维蛋白胶中,按1.0×105/cm2的密度均匀喷洒于移植床;混合组:将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混入等量纤维蛋白胶后,同前密度喷洒于移植床;对照组:按同样方法喷洒等量纤维蛋白胶.随后各组移植人......

    作者:陈欣;副岛一孝;野崎斡弘 刊期: 2006- 06

  • 抗菌肽天蚕素B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小鼠创面的抗菌作用

    目的观察抗菌肽天蚕素B对小鼠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创面的抗菌效果.方法于30只ICR小鼠背部切除全层皮肤(创面为1cm×1cm),将铜绿假单胞菌菌液涂抹于创面制成感染模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磺胺米隆组、抗菌肽组,伤后3h分别用含等渗盐水、100g/L磺胺米隆溶液、1g/L天蚕素B的纱布湿敷,每组10只.伤后1~4d对各组小鼠创面行大体观察;伤前和伤后4d测量体温,抽取血液观察白细胞变化;伤后4d检测痂下......

    作者:任海涛;韩春茂;张嵘;徐志江;孟智启;翁宏飚;牛宝龙 刊期: 2006- 06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抗体靶向血管治疗对增生性瘢痕Ⅰ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抗体靶向血管治疗对人增生性瘢痕Ⅰ型胶原蛋白在裸鼠体内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TBSA深Ⅱ度创面愈合后的增生性瘢痕组织块(取自1例女性烧伤患者)植入48只BALA/C裸鼠肩胛部皮下,建立裸鼠增生性瘢痕移植模型.术后3周,将裸鼠分为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小剂量组及对照组,每组12只,分别用0.01mol/L灭菌磷酸盐缓冲液(PBS)稀释的15、10、5μg/mlVEGF......

    作者:岳毅刚;蒋常文;李佩英;周思 刊期: 2006-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