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国内烧伤学术界惟一的全国性权威刊物,由国内外烧伤外科及相关学科著名专家组成编委会。烧伤的重要问题,通常也是内外科的基本问题。杂志力求充分展示本学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注重实用性,讲究可读性。全方位展示本专业的研究进展、临床治疗和护理经验,将整形与康复理念贯穿于烧伤救治全过程,将独到的修复技术应用于各种类型的难治性创面。杂志目前已被《Medline》等10多个国际主要数据库收录,具有较大影响。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烧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258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20/R
邮发代号: 78-13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560.00
杂志荣誉 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烧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9-2587
- 国内刊号:50-1120/R
- 出版周期:月刊
-
《中华烧伤杂志》继续被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近日,中国科技信息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通知《中华烧伤杂志》继续被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之一。除此之外,《中华烧伤杂志》还被美国《医学索引(IndexMedicusIM)》、《MedlineMed》、《化学文摘(CA)》以及《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中国生物文献光盘数据库(CBMedisc)、《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揽》、《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等全文检索系统收录,并......
作者: 刊期: 2001- 02
-
抗生素诱导革兰阴性杆菌释放内毒素的实验研究(一)
目的研究抗生素诱导革兰阴性细菌释放内毒素的规律、特点和可能机制,为临床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择目前临床上G-细菌感染中常见的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以及治疗中常用的4种代表性抗生素:亚胺培南(IMP)、头孢他啶(CTZ)、培福新(PFX)和丁胺卡那霉素(AMN)作为观察对象。4种抗生素以0.5、1、5和10MIC浓度分别作用于两种细菌后,观察各时相点细菌菌量、细菌形态学变化,检测培养液上......
作者:徐能武;袁建成;肖光夏;郑江;秦孝建 刊期: 2001- 02
-
烧伤病房细菌耐药性的分析
目的分析笔者单位烧伤病房近4年来的细菌耐药性。方法从本院1996年~1999年烧伤患者血培养阳性及创面分离出的细菌,其中50株以上者5种,用纸片琼脂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并以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公布的数值作为判断耐药标准。应用双纸片协同试验检测45株肺炎克雷伯菌的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结果仅万古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效。亚胺培南对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有......
作者:许小敏;张民权;廖萍华;Xu Xiaomin;Zhang Minquan;LIAO Pinghua 刊期: 2001- 02
-
不同时期烧伤创面细菌生态学调查
目的分析笔者单位近年来烧伤创面细菌的流行趋势,探讨影响烧伤创面细菌生态学变化的因素。方法对1999年1月~2000年12月210例住院患者进行创面细菌生态学调查,与70年代初期,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初期所作调查进行比较。结果1999年以来G+球菌(52.17%)较前三个时期均显著增加(P<0.01),而G-杆菌(46.48%)较前三个时期均显著减少(P<0.01)。铜绿假单胞菌较1970年1月~......
作者:王文奎;袁克俭;倪语星;孙珍;刘健;陈小琳 刊期: 2001- 02
-
耐庆大霉素铜绿假单胞菌体外传代耐药水平变化
目的检测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体外传代过程中耐药水平是否发生改变。方法将26株耐庆大霉素(GM)铜绿假单胞菌(PA)株按低抑菌浓度MIC值分为高等水平(20株)及中等水平(6株)耐药组,进行体外传代(30代)培养,并分别对每株PA子1、10、20、30代进行MIC及低杀菌浓度(MBC)检测。结果通过对高水平耐GM组和中水平耐GM组各子代间MIC及MBC的均值进行多重比较,每组子代间的总体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作者:戴丽冰;马福广;彭燕豪;梁佩红;刘锡麟 刊期: 2001- 02
-
烧伤病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DNA重复序列PCR研究
目的研究烧伤病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Staphylococcusaureus,MRSA)的分布及传播,探讨烧伤病房医院感染的预防、监测及控制工作。方法采集烧伤患者的创面、鼻前庭,工作人员手、鼻前庭,陪护家属的手、鼻前庭及烧伤科病房各种环境表面共504份标本,从中分离到MRSA58株,对苯唑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43株,并对所分离的MRSA菌株的基因......
作者:李洁;徐秀华;曾海涛 刊期: 2001- 02
-
小儿特重烧伤感染并发皮质盲一例
病例患儿男,7岁,密闭环境内烧伤后2h入院。查体:体温36.2℃,脉搏186次/min,呼吸32次/min,血压测不到。诊断:(1)烧伤总面积98%TBSA,Ⅲ度78%,深Ⅱ度15%,浅Ⅱ度5%TBSA;(2)中度吸人性损伤。人院后立即行静脉、气管切开插管,补液抗休克治疗,生命体征平稳后进行清创。用SD-Ag外涂并暴露创面,同时给予抗感染,输血,静脉高价营养支持治疗。入院第21天在全身麻醉下行双下......
作者:庞德云;金福儒;苏维军;郭丽双 刊期: 2001- 02
-
小儿烧伤并发腹腔间隙综合征一例
烧伤后腹腔间隙综合征(abdominalcompartmentsyndrome,ACS)临床少见,病情危重[1-3]。现就成功治疗ACS1例报告如下。......
作者:肖杰;蔡宝仁 刊期: 2001- 02
动态资讯
- 1 不同复温温度对-10℃处理的体外培养人成纤维细胞形态和Ⅰ型胶原代谢的影响
- 2 利用包皮修复阴茎烧伤创面九例
- 3 外敷大蒜泥致局部烧伤八例
- 4 热带海岛地区某医院烧伤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调查
- 5 小儿烧伤合并麻疹一例
- 6 不同剂量L-精氨酸对严重烧伤患者辅助性T淋巴细胞型细胞因子的影响
- 7 介绍一种新的取皮方法
- 8 创面外用药不当致浅Ⅱ度烧伤区肉芽肿样改变六例
- 9 胰岛素促进创面愈合机制研究进展
- 10 11年间烧伤病房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调查
- 11 游离动脉化静脉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七例
- 12 特重度烧伤并发克柔念珠菌菌血症一例
- 13 硝酸铈复合制剂在烧伤创面的临床应用
- 14 治愈儿童烧伤合并重度营养不良一例
- 15 二十二碳六烯酸对严重烫伤大鼠血液与肺组织炎症相关因子的影响
- 16 连续性肾替代疗法在特重度烧伤中的应用前景
- 17 烫伤大鼠肠系膜淋巴结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凋亡变化
- 18 治愈大面积烧伤合并多处骨折一例
- 19 湿水泥皮肤烧伤
- 20 从抢救小组走向全军中心的奋斗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