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国内烧伤学术界惟一的全国性权威刊物,由国内外烧伤外科及相关学科著名专家组成编委会。烧伤的重要问题,通常也是内外科的基本问题。杂志力求充分展示本学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注重实用性,讲究可读性。全方位展示本专业的研究进展、临床治疗和护理经验,将整形与康复理念贯穿于烧伤救治全过程,将独到的修复技术应用于各种类型的难治性创面。杂志目前已被《Medline》等10多个国际主要数据库收录,具有较大影响。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烧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258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20/R
邮发代号: 78-13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560.00
杂志荣誉 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烧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9-2587
- 国内刊号:50-1120/R
- 出版周期:月刊
-
人内皮高表达脂多糖相关因子1强制表达模型的建立及对ECV304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设计和构建新基因内皮高表达脂多糖相关因子1(EOLA1)诱导表达载体,建立EOLA1强制表达模型,观察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EOLA1开放阅读框片段,引入NotⅠ和XhoⅠ酶切位点,定向亚克隆入可调控真核表达的载体pOPRSVⅠ,测序验证后共转染pOPRSVⅠ-EOLA1和pCMVLacⅠ质粒于ECV304细胞,经潮霉素和G418筛选,获得稳定转染细胞株.对异丙硫半乳糖......
作者:陈渝;梁自文;刘月明;张小容;苏踊跃;梁光萍;陈建 刊期: 2005- 04
-
社会支持对烧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社会支持对烧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社会支持量表(PRQ-85第二部分)和生存质量自评量表(GQOLL),对笔者单位1995年7月-2002年7月收治的360例烧伤患者在伤后1~2年内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得分情况将患者分为高、中、低水平社会支持组,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分析不同水平的社会支持对患者生活满意度及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中、高水平社会支持组患者的生活满意度总分分别为(......
作者:李黎 刊期: 2005- 04
-
五没食子酰葡萄糖拮抗内毒素/脂多糖作用的体外研究
目的观察五没食子酰葡萄糖(PGG)对内毒素/脂多糖(LPS)的体外拮抗作用.方法应用生物传感技术测定PGG与脂质A(lipidA)的亲和力,动态浊度法测定PGG对LPS的中和作用.分离培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观察不同浓度的PGG对LPS刺激下人PBMC释放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PGG与脂质A发生结合反应,其反应的速率随浓度的增高而增快,二者的......
作者:吕根法;XIAO Guang-xia;卫国;郭毅斌;郑江 刊期: 2005- 04
-
无血清培养条件下人表皮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目的建立人表皮干细胞的无血清培养法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从幼儿包皮中分离表皮细胞,用Ⅳ型胶原纯化表皮干细胞,分别在常规(血清组)、无血清(无血清1组)和无血清但添加牛垂体提取物(无血清2组)条件下进行培养.20d后观察比较3组细胞形态学变化、克隆计数、传代计数、α6及CD71表达情况,并进行细胞周期分析,检测细胞角蛋白(CK)19、CK5/8、CK10的阳性细胞百分比.结果无血清1组与血清组细胞......
作者: 刊期: 2005- 04
-
烧伤重症监护病房细菌学调查及其药物敏感性分析
目的调查笔者单位烧伤重症监护病房(ICU)6年来细菌感染及其药物敏感性动态变化.方法对1998-2003年笔者单位烧伤ICU209例患者的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9例患者标本检出感染菌株845株,其中革兰阴性(G-)菌486株占57.51%,革兰阳性(G+)菌339株占40.12%.G-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占66.26%,位居第一;G+菌中粪肠球菌占34.51%、金黄色葡萄球......
作者:陈蕾;邓诗琳;梁建伟;张艳红;刘金伟 刊期: 2005- 04
-
缓激肽对人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凋亡及分化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缓激肽(BK)对体外培养的人角质形成细胞(HKC)增殖、凋亡和分化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以1×10-4~1×10-9mol/LBK作用于体外培养的HKC,采用噻唑蓝法、台盼蓝染色法观察到1×10-4mol/LBK抑制作用强,以此浓度BK进行余下实验.当HKC达对数生长期后,一部分加入1×10-4mol/LBK作为实验组,另一部分不加BK作为对照组,分别培养24、48h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作者:冉立伟;谭卫明;谭升顺;张茹;曹振平;雷小兵 刊期: 2005- 04
-
荷负电气溶胶治疗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及病理学观察
目的观察荷负电气溶胶(下称气溶胶)治疗Ⅱ度烧伤创面的效果.方法选择单纯浅Ⅱ、深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1)气溶胶组:浅Ⅱ度180例、深Ⅱ度100例,伤后6h~2d开始用气溶胶治疗创面,l~2次/d,1.5h/次.(2)对照组:浅Ⅱ、深Ⅱ度患者各30例,常规治疗.(3)自身对照组:浅Ⅱ、深Ⅱ度患者各10例,同上用气溶胶治疗,但同一患者部分创面覆盖无菌金属片屏蔽气溶胶(屏蔽组),部分创面不屏蔽(非屏......
作者:利天增;徐盈斌;胡晓根;沈锐;彭晓东;吴伟江;罗兰;戴新明;邹永通;祁少海;吴丽萍;谢举临;邓小新;陈锷;张慧桢 刊期: 2005- 04
-
延迟复苏对烧伤休克犬氧代谢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烧伤休克延迟复苏情况下,快速补液对烧伤犬氧代谢的影响.方法建立40%TBSAⅢ度烫伤犬模型,将24只伤犬随机分为对照组、延迟均匀复苏组和延迟快速复苏组,每组8只.观察犬伤前及伤后2、6、8、12、24、36、48h氧供(DO2)、氧耗(VO2)、氧摄取率(O2ext)及血液中碱缺失(BD)和乳酸(LA)含量的变化.结果烧伤后各组犬DO2均显著下降,明显低于伤前值(P......
作者:闫柏刚;杨宗城;黄跃生;刘志远 刊期: 2005- 04
-
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深度烧伤八例
临床资料:本组共8例12指深度烧伤,其中男6例8指、女2例4指,年龄18~60岁.损伤部位:指腹损伤8指,指端背侧、指甲损伤2指,指端侧方损伤2指.指别:示指6指,中指4指,环指2指.损伤原因:电烧伤6例8指,热压伤2例4指.均伤及指骨且单纯移植皮片难以修复,创面1.0~1.8cm×2.1~3.0cm.......
作者:唐殿成;刘美杰;王德宇;侯健;杨东亮;王洪 刊期: 2005- 04
-
119例烧伤患者心理干预治疗的观察
烧伤不仅直接造成患者躯体的损害,同时引起患者的心理发生多种变化.笔者对2003年4月-2004年3月本单位收治的119例烧伤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观察该治疗方法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作者:程秀华;肖红;刘连忠;付京 刊期: 2005- 04
动态资讯
- 1 许丰勋教授病逝
- 2 拮抗腺苷A2A受体减轻小鼠瘢痕增生
- 3 自噬与脓毒症肺损伤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 4 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严重创伤患者炎性反应及预后的影响
- 5 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2016年学术年会纪要
- 6 细菌 DNA拮抗措施研究进展
- 7 急性环氧乙烷烧伤合并中毒一例
- 8 细菌及内毒素活化树突状细胞的研究进展
- 9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与其受体对糖尿病创面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 10 大鼠严重烧伤后肠绒毛的改变
- 11 烧伤后真菌感染研究进展
- 12 特重度烧伤并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一例
- 13 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后肉芽组织增生致气管狭窄一例
- 14 学习奋斗奉献发展
- 15 比目鱼肌肌瓣修复下肢深度烧伤三例
- 16 烫伤大鼠不同深度创面组织中表皮干细胞分布的初步研究
- 17 Meek植皮法治疗特重度烧伤一例
- 18 应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治疗呼吸功能不全的疗效分析
- 19 简易持续负压吸引在深度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 20 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第九届青年委员会青年论坛发言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