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国内烧伤学术界惟一的全国性权威刊物,由国内外烧伤外科及相关学科著名专家组成编委会。烧伤的重要问题,通常也是内外科的基本问题。杂志力求充分展示本学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注重实用性,讲究可读性。全方位展示本专业的研究进展、临床治疗和护理经验,将整形与康复理念贯穿于烧伤救治全过程,将独到的修复技术应用于各种类型的难治性创面。杂志目前已被《Medline》等10多个国际主要数据库收录,具有较大影响。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烧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258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20/R
邮发代号: 78-13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560.00
杂志荣誉 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烧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9-2587
- 国内刊号:50-1120/R
- 出版周期:月刊
-
α-平滑肌肌动蛋白N-末端肽对伤口收缩的影响
目的探讨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muscleactin,α-SMA)的特异性抗体-α-SMANH2-末端序列Ac-EEED多肽(α-SMA-AcEEED)对伤口收缩的影响.方法(1)Wistar大鼠背部制作去全厚皮伤口,硬塑料框固定创缘.伤后8~10d,实验组创面外用N末端含Ac-EEED的α-SMA融合蛋白(α-SMA-FP,1mg/ml),对照组1、2分别外用胶原凝胶(0.5mg/......
作者:贾赤宇;陈璧 刊期: 2002- 03
-
重组人生长激素对严重烧伤后机体代谢的影响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严重烧伤患者代谢的影响.方法烧伤患者24例,随机分为rhGH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2例.分别于伤后第3~17天皮下注射rhGH(9U/d)和等量等渗盐水.于伤后第3、10、17天抽血检测血清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血清蛋白、血浆胰岛素、血浆胰高血糖素及血糖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伤后第10、......
作者:陈忠勇;谷才之;王志学;叶祥柏;王锡华;李惠杰;沈运彪;李金玺 刊期: 2002- 03
-
1993~1999年烧伤科细菌学调查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研究笔者单位近几年细菌动态及耐药性,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对1993~1999年本院烧伤科784例患者的345例次阳性创面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革兰阴性(G-)杆菌占56.8%,革兰阳性(G+)球菌占39.4%,真菌占3.8%;(2)金黄色葡萄球菌占G+球菌的65.4%,其中耐药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的分离率1993~1999年为53.9%,1998~1999年......
作者:徐盈斌;利天增;祁少海;沈锐;陈冬梅;贲晓松;邹艳红;邹永通 刊期: 2002- 03
-
烫伤大鼠垂体前叶P物质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神经的变化
目的观察烫伤早期大鼠垂体前叶P物质(SP)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神经的形态分布变化.方法采用大鼠30%TBSAⅢ度烫伤模型,于伤后1、2、6、10、12、24、72h7个时相点,对垂体前叶SP和CGRP两种肽能神经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经图像分析测定,比较两种神经覆盖面积的变化.结果两种肽能神经的形态变化明显;伤后1hSP、CGRP神经数目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85.7%和60.5%,神经纤......
作者:胡大海;陈璧;王波涛;马丹 刊期: 2002- 03
-
烫伤大鼠海马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亚型基因表达的变化
目的观察严重烫伤应激后大鼠海马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receptorsNMDAR)亚型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制作30%TBSAⅢ度烫伤大鼠应激模型,以大鼠背部剃毛,浸入温水10s为对照,利用RT-PCR技术,分别检测对照组及烫伤后0.5、1、2、4h各时相点海马NMDAR的主要亚型NMDAR1、NMDAR2A、NMDAR2B、NMDAR2DmRNA的表达......
作者:陆建华;黎海蒂;高京生 刊期: 2002- 03
-
自体异体表皮细胞与自体淋巴细胞混合培养的免疫反应
目的探讨嵌入式混合植皮后排异反应受抑的免疫学机制.方法按不同比例,将烧伤患者表皮细胞、淋巴细胞与异体表皮细胞混合培养,模拟混合植皮时自体皮岛的局部免疫微环境,另将正常人相应细胞混合培养(对照).采用3H-TdR法检测淋巴细胞cpm值,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HLA分子和T细胞亚群.结果(1)烧伤患者表皮细胞能有效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而正常人无此现象;(2)烧伤患者表皮细胞中HLA-DQ分子不介导自体......
作者:沈传来;夏玲芝;蔡仙德;许靖霞;周光炎 刊期: 2002- 03
-
严重烧伤后糖皮质激素受体变化在应激性胃粘膜损害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受体变化在烧伤后应激性胃粘膜损害中的作用.方法观察大鼠严重烧伤后不同时相胃粘膜组织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动态变化及胃粘膜损伤情况.结果伤后6h皮质醇含量明显升高,12h达高峰(P......
作者:张超;杨宗城;黎鳌 刊期: 2002- 03
-
细胞骨架肌动蛋白表达质粒转染内皮细胞不同方法的比较
目的筛选适合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转染方法,为进一步转染其他目的基因打下基础.方法以质粒pEGFP-Actin为外源性基因,分别用脂质体介导的转染法、DEAE-葡聚糖转染法和电穿孔转染法转染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ECV-304).比较转染后的细胞死亡率和细胞转染率.结果(1)3种不同方法转染后12h,细胞死亡率均为4%,至60h时DEAE-葡聚糖转染的细胞死亡率上升至50%.(2)3种方法均能使EC......
作者:罗勤;齐洁;陈建;罗向东;杨宗城 刊期: 2002- 03
-
烧伤合并骨折60例的临床处理
我院1990年1月~1999年12月共收治烧伤合并骨折患者60例,现将临床处理中的几点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贾享成;刘群;张建明 刊期: 2002- 03
-
氢氟酸烧伤患者的治疗
1991~2000年10年间我科共收治21例氢氟酸烧伤患者,深感氢氟酸烧伤的治疗有其特殊性.典型病例:患者男,20岁,浓度55%氢氟酸泄漏致双下肢、右眼灼伤,伤后3h入院.诊断:(1)氢氟酸烧伤总面积9%,Ⅲ度4%TBSA;(2)右眼烧伤.急诊检测血钙1.53mmol/L,血钾2.79mmol/L,血小板51×109/L,肌酸激酶748U/L,乳酸脱氢酶401U/L,心电监护显示窦性心动过速,T波......
作者:蒋金珩;仇旭光;王野平;陈挺孙 刊期: 2002- 03
动态资讯
- 1 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八例
- 2 早期切痂对重度烧伤患者静息能量消耗的影响
- 3 异体小鼠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微孔化羊脱细胞真皮基质对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的影响及相关机制
- 4 自体痂皮作微粒皮覆盖物修复深度烧伤创面11例
- 5 本刊对生物体内压力计量单位表示方法的要求
- 6 晚期入院大面积深度烧伤合并脓毒症一例
- 7 应用钢丝球磨削术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
- 8 大力加强烧伤转化医学与再生医学研究
- 9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对严重烧伤大鼠枯否细胞的影响及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的作用
- 10 背阔肌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足部烫伤一例
- 11 重组人生长激素对烧伤后高代谢反应的调节作用
- 12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对大鼠缺血缺氧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 13 烫伤大鼠肠粘膜前列腺素水平与前列腺素转移因子mRNA表达的变化
- 14 吻合血管的逆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膝部及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五例
- 15 烧伤后缺血缺氧性损害的研究现状
- 16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治疗烧伤患者供皮区创面的疗效观察
- 17 烧伤后瘢痕癌三例
- 18 谷氨酰胺联合乌司他丁对严重烧伤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
- 19 肩部烧伤包扎衣的制作
- 20 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三维重建成像辅助手术摘取颌面部异物二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