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国内烧伤学术界惟一的全国性权威刊物,由国内外烧伤外科及相关学科著名专家组成编委会。烧伤的重要问题,通常也是内外科的基本问题。杂志力求充分展示本学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注重实用性,讲究可读性。全方位展示本专业的研究进展、临床治疗和护理经验,将整形与康复理念贯穿于烧伤救治全过程,将独到的修复技术应用于各种类型的难治性创面。杂志目前已被《Medline》等10多个国际主要数据库收录,具有较大影响。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烧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258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20/R
邮发代号: 78-13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560.00
杂志荣誉 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烧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9-2587
- 国内刊号:50-1120/R
- 出版周期:月刊
-
离体冻伤模型创面愈合过程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促表皮干细胞迁移的研究
目的了解离体皮肤冻伤模型创面愈合过程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对创缘表皮干细胞(ESC)的运动趋化作用.方法体外构建三维皮肤等价物全层冻伤模型(创面呈孔形),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冻伤后3、7d创缘间质内SDF-1的表达情况.另将冻伤模型分为对照组(创面区添加PBS50μL/孔)、SDF-1组(创面区添加100ng/mLSDF-1,50μL/孔)和AMD3100组[创面区用100ng/mL......
作者:甘露;曹川;李世荣;柴琳琳;郭锐;向光金;赵树文 刊期: 2010- 03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和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共转染优化创面愈合的研究
目的了解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和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基因共转染对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造成30%TBSAⅢ度烫伤,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注射4.6PμgpcDNA3.1/IGF-I+脂质体2000+生理盐水);B组(注射3.6μgpcDNA3.1/HSV-tk+脂质体2000+生理盐水);C1组和c2组(均注射2.3μgpcDNA3.1/IGF......
作者:杨磊;王甲汉;高建华 刊期: 2010- 03
-
2000-2009年《中华烧伤杂志》高被引文献分析
目的初步分析高被引文献的规律,探讨提高论文影响力的策略.方法选择2000年2月-2009年12月刊出、被引频次大于或等于20次的文献.从发表时间、刊用形式、选题分布、地区和单位分布、文献中作者出现频次、省部级以上基金项目资助、参与获奖情况、被院校和期刊引用情况方面进行统计.采用MicrosoftExcel软件处理数据.结果共有64篇文献入选,文献发表时间为2000-2006年.论著和专家论坛栏目文......
作者:莫愚;罗勤;王旭;谢秋红 刊期: 2010- 03
-
烧伤病房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性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烧伤患者感染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性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1年1月-2008年12月笔者医院烧伤病房细菌培养结果为肠杆菌科细菌的9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病原菌分布情况、耐药情况、产ESBL菌株检出率和耐药性,以及产ESBL菌引发医院感染的因素.数据行χ2检验.结果共分离109株肠杆菌科细菌,其中阴沟肠杆菌38株占34.9%,大肠埃希菌25株占22......
作者:石苗苗;赵冬梅;汪强;程君;马泰;徐元宏;徐庆连;李家斌 刊期: 2010- 03
-
钙对HaCaT细胞整合素β1启动子活性和表达及细胞迁移的影响
目的了解钙离子对人永生化KC株HaCaT细胞整合素β1启动子活性、蛋白表达及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1)体外培养HaCaT细胞(12孔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18孔.分别用pGL3启动子(阳性对照组)、pGL3空载体(阴性对照组)及pGL3-1756bp(全长启动子组)、pGL3-1442bp(远端启动子组)、pGL3-261bp(近端启动子组)报告质粒转染HaCaT细胞,转染分别在含0.......
作者:杜广刚;罗向东;邱菊辉;张琳琳 刊期: 2010- 03
-
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及虎口深度烧伤23例
示指背侧岛状皮瓣又称第1掌背动脉皮瓣,在修复拇指或虎口软组织缺损方面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1].2000年1月-2007年2月,笔者对23例拇指及虎口深度烧伤的患者行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刘凤彬;田宝祥;杨雄;蔺海龙;樊华;刘洋;魏纯琳 刊期: 2010- 03
-
电瓶车电解液泄漏烧伤七例
1临床资料2008年4月-2009年10月,笔者单位收治电瓶车电解液泄漏烧伤患者7例,其中男3例、女4例,年龄(24.5±0.3)岁.受伤部位:小腿5例,小腿并足部2例.烧伤总面积为(1.5±0.4)%TBSA,深Ⅱ~Ⅳ度.创面有不同程度皮肤裂口,受伤局部均有挤压伤和酸烧伤特点.皮下组织呈撕脱样改变.由于电解液泄漏至皮下,深筋膜、肌膜层呈黑色坏死,肌肉内嵌较多泥沙等污物.......
作者:葛敏娟;赵耀华;徐丽红;邓海涛;沈耀明;黄伟琪 刊期: 2010- 03
-
老年特重度烧伤合并酒精中毒性脑病一例
患者男,62岁,因醉酒昏倒于火炉上致全身多处烧伤,3h后入院.患者有30余年酗酒史(饮白酒300~500mL/d).查体:患者意识模糊,体温37.5℃,脉搏110次/min,呼吸25次/min,躯干、四肢烧伤创面呈焦痂样,会阴部炭化固缩,阴茎大部分坏死.入院诊断:(1)烧伤总面积60%,其中深Ⅱ度面积10%、Ⅲ度面积50%TBSA.(2)低血容量性休克.......
作者:黄勇;王鹏;王学明;林立新;陈才远;毕庆霞 刊期: 2010- 03
-
胸腹壁穿透性电击伤一例
患者男,36岁.工作时被10kV的高压电击伤右上肢和右侧胸腹部,伤后昏迷约30min,伤后1h入院.入院时患者意识清楚,呼吸困难26次/min,脉搏为122次/min,血压110/70mmHg(1mmHg=0.133kPa).创面分布于右上肢、右侧胸部和左下肢,面积约16%TBSA,均为Ⅲ度.其中右手及腕部创面干枯、焦黑,部分手指炭化缺失,右胸壁靠腋后线第8~11肋间可见35cm×30cm烧焦创面......
作者:邹紫红;蔡少甫;郑庆亦;郭毅斌 刊期: 2010- 03
-
腹部袋状皮瓣联合脐旁管状皮瓣修复全手指深度烧伤一例
患者男,22岁,昏迷后火焰烧伤右手约30min,伤后4h入院.查体:各手指创面为环形焦痂,尤以中远指节为甚,指端血供差.诊断:手部烧伤总面积2%TBSA,浅Ⅱ~Ⅲ度.入院后立即行患指焦痂切开减张术.伤后第2天行切痂术,术中见患指背侧创面大部分深达骨膜、部分达骨质,掌侧创面达骨膜,患指血管均栓塞,远节骨膜干枯,腕部创面部分达真皮层.......
作者:吴抽浪;周丽春;章伏生;沈春莲 刊期: 2010- 03
动态资讯
- 1 用多感官型分心装置缓解患儿伤口处理时疼痛的研究
- 2 简易持续负压吸引在深度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 3 巨噬细胞功能障碍与糖尿病慢性难愈创面的关系
- 4 高氧液对大鼠烫伤后肠黏膜下调蛋白质的影响
- 5 γ干扰素与肿瘤坏死因子α对肠上皮屏障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 6 增生性瘢痕中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因子基因的表达
- 7 影响烧伤休克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 8 纳米晶体银离子敷料对烧伤感染常见耐药病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
- 9 烧伤患者葡萄球菌感染及其耐药性的调查研究
- 10 进一步重视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毁损性烧创伤及难治性创面
- 11 双游离皮瓣桥接治愈下肢浓硝酸Ⅳ度烧伤一例
- 12 严重烧伤患者早期深静脉置管感染相关分析
- 13 中国烧伤医学50年进展
- 14 脓毒症早期细菌核酸分子诊断研究进展
- 15 严重烫伤大鼠休克期淋巴循环动力学及淋巴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8水平的变化
- 16 严重烫伤小鼠肠黏膜相关淋巴细胞变化与肠道细菌移位
- 17 胰岛素治疗烧伤后肌肉蛋白高代谢研究进展
- 18 多药耐药细菌感染的治疗研究进展
- 19 烧伤患者家属康复知识调查分析与健康教育对策
- 20 非霍奇金淋巴瘤皮肤损害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