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国内烧伤学术界惟一的全国性权威刊物,由国内外烧伤外科及相关学科著名专家组成编委会。烧伤的重要问题,通常也是内外科的基本问题。杂志力求充分展示本学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注重实用性,讲究可读性。全方位展示本专业的研究进展、临床治疗和护理经验,将整形与康复理念贯穿于烧伤救治全过程,将独到的修复技术应用于各种类型的难治性创面。杂志目前已被《Medline》等10多个国际主要数据库收录,具有较大影响。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烧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258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20/R

邮发代号: 78-13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560.00

杂志荣誉 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烧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烧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9-2587
  • 国内刊号:50-112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医学文摘,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烧伤杂志2004年第2期文章
  • 烧伤患者应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盐或头孢哌酮后部分炎症介质水平的改变

    目的观察应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盐(IPM)或头孢哌酮(CPZ)治疗烧伤感染患者后其部分血浆炎症介质水平的变化及差异.方法选择13例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烧伤患者,其中7例应用IPM(IPM组),6例应用CPZ(CPZ组).于用药前及用药后2、12、24、48、72h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浆内毒素/脂多糖(LP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用......

    作者:王慧敏;曹文锋;彭毅志;肖光夏;杨晓媛 刊期: 2004- 02

  • 局部应用胰岛素对烫伤大鼠创面愈合的影响

    目的观察局部应用小剂量胰岛素对烫伤大鼠创面愈合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制作深Ⅱ度烫伤大鼠模型.部分大鼠创面下浸润注射0.1、1.0U胰岛素,分别设为B、C组;以创面下浸润注射等渗盐水(A组)和腹部皮下注射0.1U胰岛素(D组)的烫伤大鼠作为对照.记录各组创面愈合时间,伤后3d起隔日计算A、B、C组的创面愈合百分率.观察各组创面愈合后的组织形态学改变,采用流式细胞仪对各组创面表皮细胞进行细......

    作者:刘琰;章雄;张志;方培耀;许伟石 刊期: 2004- 02

  • 外用前列腺素E1治疗缺血皮瓣的实验研究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外用不同浓度前列腺素E1(PGE1)治疗皮瓣血液循环障碍的疗效.方法于30只兔背部两侧各制作1条超长比例皮瓣(长6.0cm、宽2.5cm).配制质量浓度0.2%、0.4%、0.8%的PGE1乳膏涂抹于皮瓣表面,依次分为A、B、C3个用药组,每组10条皮瓣.以实验兔自身对侧皮瓣涂抹无PGE1的基础乳膏为对照组,共30条.于用药前、用药后5、10、15、20、30、45、60min观测皮瓣的血......

    作者:李迟;于东宁;王浩;马春旭;陈辉;孙永华 刊期: 2004- 02

  • 内毒素对人巨噬细胞系U937生物学性状和生长因子分泌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内毒素/脂多糖(LPS)对人巨噬细胞系U937生物学性状和生长因子分泌能力的影响.方法分别以0.0、0.1、1.0、10.0、50.0、100.0μg/ml的LPS刺激体外培养的U937,作用24h后运用四氮噻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活力,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浓度的......

    作者:明佳;刘旭盛;刘亮;徐辉;冉新泽;程天民 刊期: 2004- 02

  • 应用腹部薄皮瓣修复手部热压伤26例

    临床资料:笔者单位1990~2002年收治热压伤患者26例,其中男17例、女9例.年龄21~42[(28.46±7.36)]岁.烧伤面积1%~5%TBSA,均为Ⅲ度.创面分布:手背及前臂均烧伤13例,仅手背5例,手背并多指3例,手掌并腕前屈侧2例,手背并手掌2例,手指掌背侧中远端1例.合并症:合并指骨骨折6例12指,肌腱缺损4例,正中神经损伤1例,软组织挫裂伤2例,皮肤撕脱伤1例.损伤程度按田社民......

    作者:巴特;王凌峰;曹胜军;新巴雅尔 刊期: 2004- 02

  • 治疗氢氟酸烧伤35例

    临床资料:笔者单位1988年5月~2000年9月共收治氢氟酸烧伤患者35例,其中男23例、女12例,年龄19~56岁.烧伤面积为3%~19%TBSA;伴吸入性损伤17例(轻度8例、中度8例、重度1例),其中行气管切开11例.23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血钙降低(1.02~2.00mmol/L),其中7例躁动、眼睑和球结膜水肿,3例心律不齐.患者创面先用清水冲洗30min,再持续用10%葡萄糖酸钙湿敷;......

    作者:李罗珠;陈玉林;于益鹏;孙步梅;陈传俊 刊期: 2004- 02

  • 高原地区烧伤创面细菌学调查分析

    为了解高原地区烧伤创面的细菌学特点,笔者对本单位1998年5月~2002年5月收治的124例烧伤患者创面分泌物进行了细菌学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洪斌;李素芝;何代平;肖成志;黄应红;王雪莎 刊期: 2004- 02

  • 56例艾滋病病毒或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烧伤后的院内感染控制

    目前国内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率居高不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为数更多.此类患者烧伤后如何进行有效的院内感染控制,成为治疗中的一大难题.2000年1月~2002年1月,笔者单位共收治烧伤患者480例,其中HIV呈阳性者6例占1.25%,HBV呈阳性者50例占10.42%.6例HIV患者中男、女各3例,年龄18~30岁,烧伤面积5%~30%TBSA,均有吸毒、卖淫或嫖娼史且无正当职业,其中......

    作者:刘建涛;常兰英;黄春晓;李孟和 刊期: 2004- 02

  • 药物实验中动物创面包扎方法的改进

    外用药在实验阶段常用动物创面进行药物毒性和疗效等观察,创面敷料必须妥贴、包扎牢固.若敷料滑脱易使创面暴露及受到意外损伤,甚至令动物自食创面组织及药物,导致实验失败,以豚鼠和大白兔等实验动物多见.为此,近4年笔者单位采用改进的背心包扎法包扎131个豚鼠创面,较传统方法包扎的130个创面效果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吴凤云;鲁立新;胡静珠;丁冬琴 刊期: 2004- 02

  • 指蹼瘢痕粘连畸形的修复

    手部深Ⅱ、Ⅲ度烧伤常造成指蹼间瘢痕挛缩,进而形成假蹼、粘连及不同程度的并指畸形.1978年1月~2000年12月,笔者单位治疗手部烧伤愈后指蹼瘢痕粘连926例,效果较为满意.......

    作者:杨建申;常明;柳建中;岳海涛 刊期: 2004-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