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国内烧伤学术界惟一的全国性权威刊物,由国内外烧伤外科及相关学科著名专家组成编委会。烧伤的重要问题,通常也是内外科的基本问题。杂志力求充分展示本学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注重实用性,讲究可读性。全方位展示本专业的研究进展、临床治疗和护理经验,将整形与康复理念贯穿于烧伤救治全过程,将独到的修复技术应用于各种类型的难治性创面。杂志目前已被《Medline》等10多个国际主要数据库收录,具有较大影响。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烧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258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20/R

邮发代号: 78-13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560.00

杂志荣誉 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烧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烧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9-2587
  • 国内刊号:50-112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医学文摘,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烧伤杂志2003年第4期文章
  • 腹内高压对兔肠道通透性及内毒素细菌移位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腹内压及作用时间对兔肠粘膜通透性及内毒素、细菌移位的影响,探讨腹内高压(IAH)在腹腔间隙综合征形成及多器官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制作IAH动物模型,通过异硫氢酸荧光素葡聚糖(FITC-Dextran)和辣根过氧化酶Ⅱ型(HRP-Ⅱ)两种分子探针,观察不同程度腹内压力下肠道通透性的改变,检测IAH对肠道细菌、内毒素移位的影响.结果腹内压(IAP)>20mmHg(1mmHg=0.13......

    作者:程君涛;肖光夏;夏培元;袁建成;秦孝建 刊期: 2003- 04

  • 上臂内侧扩张皮瓣修复颜面部缺损

    目的探讨上臂内侧扩张皮瓣的血液供应及用于修复面部瘢痕挛缩的方法.方法选择面部瘢痕挛缩患者7例,Ⅰ期手术时将扩张器置入上臂内侧深筋膜浅层.Ⅱ期手术时,利用尺侧上副动脉供血、贵要静脉属支及腋静脉属支回流的上臂内侧扩张皮瓣带蒂转移,Ⅲ期时用扩张皮瓣断蒂修复面部瘢痕挛缩,扩张皮瓣面积大15cm×10cm.结果移植皮瓣全部成活,皮瓣色泽接近面部正常组织,外形良好,上臂内侧供瓣区遗留较小切口瘢痕.结论将扩张器......

    作者:李养群;李森恺;唐勇;周传德;杨明勇;黄渭清 刊期: 2003- 04

  • 野生型p16基因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生长及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野生型p16基因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eloidfibroblasts,KFb)生长增殖及DNA合成代谢的影响.方法构建含p16cDNA片段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p16,采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法,将其导入体外培养的KFb中,并用G418筛选阳性克隆.随后对已转染及未转染的KFb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p16蛋白的表达,并通过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及采用氚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3H-......

    作者:韩军涛;陈璧;刘淑娟;汤朝武 刊期: 2003- 04

  • 休克早期微创性磨擦治疗大面积深Ⅱ度烧伤创面

    目的探讨治疗大面积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新手术方法.方法将55例大面积深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为微创性磨擦组(30例),B组为削痂组(25例).A组首次手术时间为伤后(12.3±10.7)h,B组为(47.2±11.5)h.以患者的尿量、心率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作为主要监测指标.结果A组患者一次性磨擦面积为(65.5±19.4)%TBSA,B组一次性削痂面积为(64.8±18.7)%TB......

    作者:周洪春;武永春;姜艳;张素华 刊期: 2003- 04

  • 不同年龄烧伤患者增生性瘢痕的胶原构成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患者增生性瘢痕(HS)胶原构成及相关因素的变化,并探讨其规律.方法HS患者30例,按年龄分为1~19岁组和20~50岁组,取患者对侧部位的正常皮肤(NS)作对照组.采用原位杂交、链酶亲和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ABC)及图像分析法,观察胶原比例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胶原酶(MMP-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1)的变化.结果1~19岁HS组Ⅰ/......

    作者:邱林;金先庆;向代理;傅跃先;田晓菲 刊期: 2003- 04

  • 吸入性损伤后预防性气管切开与紧急气管切开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预防性气管切开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对93例中度或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均行气管切开.气管切开前出现明显呼吸困难、血氧分压下降、血氧饱和度下降者为紧急气管切开组(21例);气管切开前未出现明显通气、换气障碍者为预防性气管切开组(72例).预防性气管切开组实施手术时间为伤后(4.31±3.04)h,紧急气管切开组为伤后(34.47±2.79)h.比较两组患者相关生命体征、血氧分压、氧饱和度、呼吸频率......

    作者:路卫;夏照帆;陈旭林 刊期: 2003- 04

  • 高原地区341例严重烧伤患者创面菌群调查

    为了解高原地区严重烧伤患者创面细菌学的流行情况,现将笔者单位1990年1月~2000年1月收治的341例严重烧伤患者创面培养菌共1470株,分段进行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赵杰;王庆明;张西联;何云邦;保继珍 刊期: 2003- 04

  • 治疗角膜烧伤21例

    笔者单位1985年1月~2001年6月共收治角膜烧伤患者21例35只眼,经及时治疗均痊愈出院,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士民;常贵华;姜文荃 刊期: 2003- 04

  • 新型高效剪皮机在微粒皮移植术中的应用

    微粒皮移植术应用至今已有15年余,但微粒皮的制作仍采用人工方法,费时又费力.曾有同行研制出多种剪皮机械,但由于操作繁琐,已停止使用.近年来作者自行研制一种新型高效剪皮机,经临床应用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明良;狄春良;李迟;张普柱;马春旭 刊期: 2003- 04

  • 早期削痂治疗头皮深Ⅱ度烧伤43例

    临床资料:本组男36例,女7例,年龄17~62岁,烧伤总面积1%~95%TBSA,头皮部烧伤均为深Ⅱ度,致伤原因为火焰、热液和化学烧伤.......

    作者:庞淑光;叶胜捷;张文振 刊期: 2003-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