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国内烧伤学术界惟一的全国性权威刊物,由国内外烧伤外科及相关学科著名专家组成编委会。烧伤的重要问题,通常也是内外科的基本问题。杂志力求充分展示本学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注重实用性,讲究可读性。全方位展示本专业的研究进展、临床治疗和护理经验,将整形与康复理念贯穿于烧伤救治全过程,将独到的修复技术应用于各种类型的难治性创面。杂志目前已被《Medline》等10多个国际主要数据库收录,具有较大影响。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烧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258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20/R
邮发代号: 78-13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560.00
杂志荣誉 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烧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9-2587
- 国内刊号:50-1120/R
- 出版周期:月刊
-
烧伤病区抗生素使用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率变化的关系
目的调查烧伤病区不同种类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及其与病原菌耐药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通过计算各类抗生素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累积每日约定计量(defineddailydoses,DDD)及费用消耗,对5年来本院烧伤病区不同种类抗生素使用的情况进行分析,并进行了不同种类抗生素使用量的变化与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耐药率变化间的相关分析.结果本院烧伤病区使用量大的抗生素是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和头孢唑啉等价格较低的......
作者:于勇;盛志勇;柴家科;姜玲敏;杨小强;常东;蒋伟 刊期: 2002- 01
-
大鼠烫伤后下丘脑室旁核β-内啡肽的变化及δ受体的作用
目的探讨大鼠烫伤后不同时间下丘脑室旁核β-内啡肽水平的变化和阿片δ受体的作用.方法在大鼠背部20%体表面积Ⅲ度烫伤后不同时间,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下丘脑室旁核β-内啡肽免疫活性物质含量的变化;通过下丘脑室旁核微量注射δ受体激动剂DPDPE或其拮抗剂ICI174864后心功能指标和存活时间的变化,探讨δ受体在大鼠烫伤休克中的作用.结果(1)大鼠烫伤后1、2、4h,下丘脑室旁核β-内啡肽免疫活性物质......
作者:洪新如;赵小林;王成海;林葆城 刊期: 2002- 01
-
严重烧伤后输液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病理组织学和超微结构变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后输液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病理组织学和超微结构变化的影响.方法犬44只,随机分为立即输液组(8只)、延迟输液组(15只)、不输液组(14只)及正常对照组(7只).质量浓度为30g/L的凝固汽油燃烧30s,致TBSA50%Ⅲ度烧伤.伤后72h或濒死期自心、肺、肝、肾和胃肠各取小块组织作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伤后心、肺、肝、肾及胃肠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血液循环障碍及退行性变,延迟输......
作者:陈意生;史景泉;吴军;谯怡然 刊期: 2002- 01
-
重组人生长激素对重度烧伤后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重度烧伤后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36例重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0.3IU·kg-1·d-1(A组)、0.6IU·kg-1·d-1(B组)及等渗盐水对照组(C组).于伤后3d开始用药,疗程20d.观察不同时相点血清TNFα、IL-6、IL-8及内毒素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rhGH各组TNFα、IL-6水平下降,B组降低时间出现较早、降幅较大(P......
作者:梁志刚;刘锡麟;李江;霍丽贞;梁达荣 刊期: 2002- 01
-
重组腺病毒对烫伤大鼠肝组织核因子-κB活性的调控
目的探索腺病毒介导IκBα基因对烫伤大鼠肝组织核转录因子NF-κB活性的调控作用.方法应用重组缺陷型腺病毒载体(AdIκBα)预处理大鼠,烫伤后不同时相点取肝组织,提取组织核蛋白,与r-32PATP标记的NF-κB特异性探针共同反应,利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方法(EMSA)检测NF-κB/DNA结合活性;提取肝组织总RNA,用RT-PCR法检测IL-1β、TNFα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
作者:王明海;太光平;张雅萍;肖光夏 刊期: 2002- 01
-
治疗会阴部烧伤患者110例
会阴部烧伤因邻近肛门及尿道口,常有尿液及粪便排出污染创面,成为全身感染的重要来源之一.1992年以来,笔者采用暴露疗法及早期手术后大张植皮或皮瓣转移的方法,治疗会阴部烧伤患者110例,取得了较好效果.......
作者:刘建春 刊期: 2002- 01
-
烧伤面积90%伴Ⅲ度面积70%以上患者的治疗
一般资料:1988~2000年,共收治烧伤面积在90%、Ⅲ度面积达70%以上患者30例,其中男26例、女4例.平均年龄(25.7±6.01)岁,烧伤总面积(93.6±3.04)%,Ⅲ度烧伤面积(79.6±9.15)%.治愈23例占76.7%,死亡7例占23.3%.29例有不同程度的吸入性损伤,其中轻度6例,中度14例,重度9例.将时间分为两个阶段,1988~1993年收治12例治愈7例,治愈率为5......
作者:周一平;任加良 刊期: 2002- 01
-
22例医源性皮肤损伤的治疗
1996年以来,笔者单位共收治医源性皮肤损伤患者22例,其中男15例,女7例,年龄14~78岁,平均49岁.皮肤损伤部位涉及前臂、手背、小腿、足背、背部、骶尾部及腹股沟部.损伤面积2cm×2cm~25cm×20cm,平均74cm2.全层皮肤坏死14例,表层坏死8例.涉及肌腱、肌肉或血管损伤4例,其中1例导致小腿截肢(表1).......
作者:沈余明;沈祖尧;李迟 刊期: 2002- 01
-
复合植皮治疗功能部位烧伤感染创面
大面积烧伤患者抢救后期均存在感染的肉芽创面,一般常以自体刃厚皮片移植来覆盖创面,但愈合后常出现明显瘢痕,特别是功能部位,瘢痕挛缩、粘连、牵拉导致功能障碍.很多患者不得不再次手术.为此,在治疗中要求尽可能在功能部位植皮时使用厚皮片.但对于大面积烧伤患者,有时很难达到.......
作者:张国安;徐军;王浩;王晓军 刊期: 2002- 01
-
去炎松注射预防烧伤后瘢痕增生
1994年3月~2000年10月应用去炎松局部注射预防瘢痕增生,共58例76处.年龄3~48岁,面积1.0cm×2.0cm~5.0cm×8.0cm.注射部位为烧伤后22d以上自行愈合的深Ⅱ度创面.去炎松剂量选择:创面范围1.0cm×2.0cm时用10~20mg,2.0cm×6.0cm用20~20mg,5.0cm×8.0cm用40~60mg,儿童剂量为成人量的2/3.确定要注射的范围并标记,采用质量......
作者:祁义;王惠杰;高松;关宇欣;谷树清;孙龙波 刊期: 2002- 01
动态资讯
- 1 国际创伤愈合联盟会议纪要
- 2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四肢严重坏死性筋膜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 3 救治特重度烫伤30%TBSA新生儿一例
- 4 岛状颈横动脉背段浅支皮瓣联合植皮整复小儿烧伤后颏胸粘连畸形
- 5 真皮模板对深度烧伤患者创面愈合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及其受体和信号转导蛋白Smad 3表达的影响
- 6 氢化肉桂基-L-缬氨酰吡咯烷对小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质量的影响
- 7 干细胞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 8 小儿重度烧伤并发大面积脑梗死一例
- 9 严重烧伤后中性粒细胞对血管内皮细胞形态与功能的影响及参麦注射液对其作用的实验研究
- 10 手术联合支具治疗小儿烧伤后手掌侧瘢痕挛缩
- 11 烧伤早期脏器损害防治的研究进展
- 12 小鼠异体皮移植创面使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Ig重组腺病毒载体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
- 13 大面积烧伤康复期全身浸浴治疗致中暑一例
- 14 乙酸抗细菌生物膜作用的研究进展
- 15 烫伤大鼠创面皮肤中神经肽P物质的变化
- 16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 17 胎儿创面无瘢痕愈合及其机制
- 18 重视穿支皮瓣在烧伤外科中的应用
- 19 依那普利拉对严重烫伤大鼠早期心肌力学的影响
- 20 胰高血糖素样肽1对骨骼肌成肌细胞增殖的调控及信号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