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国内烧伤学术界惟一的全国性权威刊物,由国内外烧伤外科及相关学科著名专家组成编委会。烧伤的重要问题,通常也是内外科的基本问题。杂志力求充分展示本学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注重实用性,讲究可读性。全方位展示本专业的研究进展、临床治疗和护理经验,将整形与康复理念贯穿于烧伤救治全过程,将独到的修复技术应用于各种类型的难治性创面。杂志目前已被《Medline》等10多个国际主要数据库收录,具有较大影响。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烧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258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20/R
邮发代号: 78-13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560.00
杂志荣誉 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烧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9-2587
- 国内刊号:50-1120/R
- 出版周期:月刊
-
RNA干扰抑制整合素β1在人表皮干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观察整合素β1对人表皮干细胞(KSC)增殖与分化的影响.方法选择人整合素β1RNA干扰靶点特异性的寡核苷酸,连接到小干扰RNA(siRNA)表达质粒pSilencer3.1/H1上,将其转染到KSC中,并根据转染的方式将KSC分为非转染、转染空载体、转染si整合素β1-1、转染si整合素β1-2、转染siNegative5个部分.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部分KSC整合素β1蛋白的表达水平,并筛选......
作者:唐红英;伍素华;苏踊跃;陈建;刘月明;梁光萍;孙荣距;罗向东 刊期: 2006- 03
-
神经氨酸酶预处理供体骨髓细胞延长大鼠异体移植物成活时间的观察
目的筛选神经氨酸酶(Neu)预处理供体骨髓细胞(dBMCs)的佳浓度,使经大鼠尾静脉注射该浓度Neu后的dBMCs偏向性分布于受体肝脏,并观察Neu预处理dBMCs(Neu-dBMCs)联合环孢素A(CsA)短期应用对异体皮片成活时间的影响.方法供体为雄性SD大鼠49只,受体为雌性Wistar大鼠49只.常规制备dBMCs并留取供体皮片备用.Neu预处理浓度筛选实验:按Neu终浓度将26只受体大鼠......
作者:李芳;彭代智;周新;刘敬;董征学;严泉;林恒;付国金 刊期: 2006- 03
-
重组人核心蛋白多糖固相拮抗转化生长因子β1对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刺激作用
目的模拟人体内核心蛋白多糖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接触方式,观察核心蛋白多糖固相拮抗TGF-β1刺激瘢痕成纤维细胞的效果.方法制备成纤维细胞胶原网格(FPCL)体外三维培养模型,将其分为4组.对照组:向FPCL中加入培养液;核心蛋白多糖组:向FPCL中混入终浓度2mg/L的重组人核心蛋白多糖,再加入培养液;TGF-β1组:向FPCL中加入含5μg/LTGF-β1的培养液;TGF-β1+核......
作者:张志;李孝建;梁达荣;李叶扬;许伟石 刊期: 2006- 03
-
负载异体抗原对低剂量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诱导的树突状细胞免疫学性状的影响
目的观察低剂量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诱生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GMlowDC)对异体抗原的摄取能力,以及负载异体抗原后细胞表型和功能的改变.方法对处于增殖期的C57BL/6小鼠单个核细胞(MNC)作氚标记亮氨酸(3H-Leu)掺入处理,制备3H-Leu标记的抗原上清液.将此抗原上清液分别与昆明小鼠GMlowDC和成熟树突状细胞(DC)孵育30、60、90min,检测细胞每分钟放射......
作者:王强;彭毅志;王逸涛;王永权;游波 刊期: 2006- 03
-
海水浸泡对烫伤大鼠创面炎性反应与愈合的影响
目的观察海水浸泡对烫伤大鼠创面炎性反应及愈合的影响.方法将14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烫伤对照组和海水浸泡组,每组72只,均造成背部10%TBSA浅Ⅱ度烫伤.海水浸泡组大鼠伤后固定四肢,立即用盛海水的方盆浸泡双前肢以下部分,持续4h;烫伤对照组大鼠则用空方盆模拟浸泡过程.于伤后0(即刻,下同)、6、12、24h采用电解质分析仪测定血清中K+、Na+、Cl-的浓度.于伤前及伤后0、6、12h......
作者:范子锋;王甲汉;李志清;易朝辉 刊期: 2006- 03
-
人胎儿毛囊隆突细胞的培养方法及其向皮脂腺细胞诱导分化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简单快捷地获得大量人毛囊隆突细胞并保持其干细胞特性的方法,观察其向皮脂腺细胞分化的可行性.方法用传统的器械分离法(简称传统法)和改进的消化分离法(简称改良法)对人胎儿毛囊隆突细胞进行分离培养,比较两种方法的细胞获得效率和细胞生长特性.在对毛囊隆突细胞进行诱导培养后,行抗上皮膜抗原(EMA)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检测细胞EMA的表达情况.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克隆形成率.用亲和素-生物......
作者:王洪涛;陈璧;胡大海;陶克;丁国斌;汤朝武 刊期: 2006- 03
-
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对人未成熟树突状细胞成熟特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对人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表型特征及免疫学功能的影响.方法贴壁法分离人脐血来源的单核细胞,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将其诱导分化为imDC后,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免疫表型鉴定,并将其分为转染组和对照组.转染组将pEGFP-N1质粒通过脂质体转染imDC;对照组不作特殊处理.流式细胞仪检测此法的转染率和两组细胞表面分子[CD86、CD83、人......
作者:王永权;彭毅志;王强;王逸涛;游波 刊期: 2006- 03
-
心肌细胞缺氧引起微管结构破坏导致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开放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缺氧引起的心肌细胞微管破坏能否导致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开放及其呼吸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将原代培养的SD大鼠乳鼠同批心肌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缺氧组、常氧+解聚剂组、缺氧+稳定剂组.对照组常氧培养.常氧+解聚剂组加入8μmol/L秋水仙素室温平衡30min后,与对照组一起行常氧培养.缺氧+稳定剂组加入10μmol/L紫杉醇室温平衡30min后,和缺氧组一起行缺氧处理.检测对照组及其他......
作者:郑霁;房亚东;腾苗;党永明;邝勇;颜洪;张东霞;宋华培;张琼;黄跃生 刊期: 2006- 03
-
P物质对人增生性瘢痕组织块中组胺释放的影响
目的观察P物质(SP)对人增生性瘢痕(HS)组胺释放的影响及两者相互作用的条件.方法人HS和正常皮肤(NS)的标本分别取自笔者单位行整形术的8例烧伤患者,切下后立即用等渗盐水清洗,并修剪成0.5~1.0mm3的组织块.利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在不同浓度SP、不同SP作用时间、不同浓度Ca2+的作用条件下,组织块中肥大细胞(MC)脱颗粒释放组胺的情况,并计算释放率.结果当SP浓度达到1×10-6mol......
作者:陈亮;流沙;李世荣;丛林;毋巨龙;王珍祥 刊期: 2006- 03
-
八例热氨吸入性损伤的治疗
临床资料:2005年3月,笔者单位收治一批因氨合成塔爆炸致伤的患者,其中8例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男5例、女3例,年龄21~32岁.烧伤总面积为5%~20%,其中深Ⅱ度5%~15%,Ⅲ度1%~5%TBSA.......
作者:李太恭;张茂鹏;李绪焜 刊期: 2006- 03
动态资讯
- 1 电烧伤和热力烧伤患者血清微小RNA表达谱分析
- 2 组织块HE染色法观察脱细胞真皮基质上接种细胞的生长情况
- 3 烫伤后豚鼠回肠血管活性肠肽免疫反应性神经的改变
- 4 转化生长因子β1Ⅱ型受体CA重复序列基因在人正常皮肤和瘢痕疙瘩中的表达
- 5 Ⅳ度烧伤诊断的思考及治疗体会
- 6 西藏高原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含氧液冲洗治疗下肢坏疽性脓皮病一例
- 7 严重烧伤后早期大鼠肝脏细胞内外钠离子分布和化学状态的变化
- 8 烧伤瘢痕的防治难点
- 9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与烧伤骨骼肌蛋白降解研究进展
- 10 镧对内毒素/脂多糖诱导的巨噬细胞核因子κB活化的抑制作用
- 11 血必净注射液对烫伤大鼠高迁移率族蛋白B1表达和急性肝损伤的影响
- 12 葡萄球菌感染与治疗策略
- 13 以混合度烧伤皮肤作皮瓣修复Ⅲ度创面一例
- 14 雷电击伤并发急性脊髓损伤和胸腔积液一例
- 15 高迁移率族蛋白B1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凋亡的受体机制
- 16 五例大面积烧伤严重感染并发心肌损害的临床分析
- 17 注射盐酸哌替啶致烧伤患儿药物依赖一例
- 18 严重烧伤对小鼠生长发育及生长激素水平的影响
- 19 特重度烧伤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一例
- 20 外源性P物质对糖尿病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