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国内烧伤学术界惟一的全国性权威刊物,由国内外烧伤外科及相关学科著名专家组成编委会。烧伤的重要问题,通常也是内外科的基本问题。杂志力求充分展示本学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注重实用性,讲究可读性。全方位展示本专业的研究进展、临床治疗和护理经验,将整形与康复理念贯穿于烧伤救治全过程,将独到的修复技术应用于各种类型的难治性创面。杂志目前已被《Medline》等10多个国际主要数据库收录,具有较大影响。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烧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258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20/R
邮发代号: 78-13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560.00
杂志荣誉 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烧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9-2587
- 国内刊号:50-1120/R
- 出版周期:月刊
-
硝酸银软膏对Ⅱ度烧伤创面治疗作用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硝酸银(AgNO3)软膏对浅Ⅱ、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治疗效果,并评价其药物不良反应.方法选择80例浅Ⅱ度和40例深Ⅱ度烧伤患者,进行多中心、随机、阳性药物平行对照和同体试验研究(共4个中心,每个中心30例).将患者创面按用药不同分为AgNO3组和磺胺嘧啶银(SD-Ag)组,观察各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指定时相点下创面愈合率、创面细菌培养情况、药物疗效和安全性、药物对创面的刺激性等.结果浅Ⅱ度创面......
作者:廖镇江;郇京宁;吕国忠;寿勇明;王志勇 刊期: 2006- 05
-
与人汗腺细胞共培养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型转化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通路的作用
目的观察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与热休克的人汗腺细胞(SGC)间接共培养后,其表型转化情况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通路所起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和培养人MSC、SGC,采用二步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其均为纯化的SGC、MSC.将原代培养的SGC于47℃下行热休克处理后收集上清液.将第3代MSC作为实验对象并分组.对照组:行常规培养;SGC上清液组:采用含体积分数30%SGC上清液、体积分数1%......
作者:欧阳云淑;贾赤宇;戚可名;付小兵 刊期: 2006- 05
-
核因子κB在烧伤血清诱导内皮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在烧伤血清诱导内皮细胞(EC)分泌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中的作用.方法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培养后,分别用正常人血清(对照组)、烧伤患者血清(烧伤血清组)、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烧伤患者血清(PDTC组)刺激.于刺激0.5、1.0、2.0、4.0h时采用电泳迁移率分析法测定HUVECNF-κB的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刺激3.0、6.0、12......
作者:李志清;黄跃生;杨宗城;王甲汉 刊期: 2006- 05
-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β反义寡脱氧核苷酸促进肿瘤坏死因子α介导的HaCaT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β反义寡脱氧核苷酸(asODN)在肿瘤坏死因子(TNF)α介导的HaCaT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常规复苏HaCaT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不行转染)、对照组(单纯用脂质体处理)、错义寡脱氧核苷酸(scrODN)组(转染PPARβscrODN)、asODN组(转染PPARβasODN)、TNF-α组(受TNF-α刺激)、scrODN+TNF-α组(同s......
作者:杨兴华;梁鹏飞;蒋碧梅;黄晓元 刊期: 2006- 05
-
芦荟提取物对烫伤大鼠创面组织一氧化氮及内皮素含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芦荟凝胶和芦荟粗多糖对烫伤大鼠创面组织含水量及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含量的影响.方法将42只Wistar大鼠背部造成4个直径为3cm的深Ⅱ度烫伤创面.伤后创面分别外敷质量分数5%芦荟粗多糖膏、质量分数10%芦荟凝胶膏、质量分数1%磺胺嘧啶银(SD-Ag)霜和等渗盐水.根据创面用药的不同分为芦荟粗多糖组、芦荟凝胶组、SD-Ag组、等渗盐水组.伤后4、12、24、48h及7、14、2......
作者:吕瑞林;吴伯瑜;陈晓东;江琼 刊期: 2006- 05
-
应激性溃疡大鼠胃黏膜中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的活化情况
目的观察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在应激性溃疡大鼠胃黏膜中的活化情况.方法采用浸水-束缚应激的方法制作大鼠应激性溃疡模型.应激前(0min)及应激5~360min过程中设不同时相点处死大鼠,共9组,每组5只.采用凝胶电泳迁移分析(EMSA)法检测大鼠胃黏膜NF-κB与DNA的结合活性,蛋白质印迹(Westernblot)法检测胃黏膜核因子抑制蛋白(IκBs)降解水平,RNA印迹杂交(Nort......
作者:贾一韬;韦多;陈旭林;夏照帆 刊期: 2006- 05
-
人脐血来源内皮祖细胞的纯化鉴定及定向分化的研究
目的检测CD133+血管内皮祖细胞(EPC)的细胞表面标志物,鉴定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人脐血EPC,用EGM-2MV培养基[含表皮生长因子(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等具有诱导分化作用的细胞因子]进行体外培养.应用流式细胞术、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检测CD133+细胞的比例、原代EPC的生长曲线及生长特性.透射电镜查找Weibel-Palad......
作者:谢松涛;陈璧;陶克 刊期: 2006- 05
-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烧伤致头部大面积颅骨外露三例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由于其解剖位置恒定,可供吻合的血管粗大,已在四肢软组织缺损的修复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烧伤所致的大面积颅骨外露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点,笔者单位近3年来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烧伤致大面积颅骨外露3例,骨外露得到一期修复,外形满意,特报告如下.......
作者:庄玉君;张志新;杨立民;刘继强;孙震宇;王伟峰 刊期: 2006- 05
-
治疗烧伤脓毒症患儿39例
笔者单位1995年1月-2005年11月共收治基层单位转送的烧伤后并发脓毒症患儿39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毛远桂;谢正洋;熊宏兰;黄培信;张志安;郭光华;肖长辉;李国辉;苏子毅 刊期: 2006- 05
-
手背深度烧伤创面分区植皮15例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中男11例、女4例,年龄(33±13)岁,烧伤总面积8%~30%TBSA,其中手背创面为深Ⅱ、Ⅲ度,共计22只患手,伤后当天至伤后10d入院.......
作者:韩军涛;胡大海;朱雄翔;王洪涛;谢松涛 刊期: 2006- 05
动态资讯
- 1 颜面部病损患者选择手术方案的顾虑因素分析
- 2 侧胸腹部扩张皮瓣带蒂转移整复上肢烧伤后大面积增生性瘢痕的效果
- 3 气管内黏膜移植治疗早期吸入性损伤的初步观察
- 4 救治重度烧伤合并自发性气胸五例
- 5 离体冻伤模型创面愈合过程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促表皮干细胞迁移的研究
- 6 连续性肾替代疗法治疗特重度烧伤后急性肾功能衰竭一例
- 7 内皮素1与一氧化氮对大鼠严重烧伤后早期心功能迅即变化的影响
- 8 救治成批瓦斯爆炸烧冲复合伤的经验与教训
- 9 口服左旋精氨酸对烫伤大鼠肠道损害的保护作用
- 10 缺氧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增殖与活力的影响
- 11 颈交感神经阻滞对复合伤大鼠小肠黏膜血流量及屏障功能的影响
- 12 角朊细胞与创面愈合
- 13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在内毒素/脂多糖耐受中的作用
- 14 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联合自体刃厚皮移植修复供瓣区20例
- 15 荷负电气溶胶治疗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及病理学观察
- 16 62例严重烧伤延迟复苏患者的治疗
- 17 中国医师协会烧伤科医师分会2015年学术年会纪要
- 18 烧伤创面治疗策略
- 19 大鼠同种异体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对移植脂肪早期微血管形成的影响
- 20 深Ⅱ度烧伤创面早期削痂并应用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联合自体刃厚皮移植术后的外观和组织病理学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