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国内烧伤学术界惟一的全国性权威刊物,由国内外烧伤外科及相关学科著名专家组成编委会。烧伤的重要问题,通常也是内外科的基本问题。杂志力求充分展示本学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注重实用性,讲究可读性。全方位展示本专业的研究进展、临床治疗和护理经验,将整形与康复理念贯穿于烧伤救治全过程,将独到的修复技术应用于各种类型的难治性创面。杂志目前已被《Medline》等10多个国际主要数据库收录,具有较大影响。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烧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258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20/R
邮发代号: 78-13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560.00
杂志荣誉 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烧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9-2587
- 国内刊号:50-1120/R
- 出版周期:月刊
-
红外线治疗仪对烫伤大鼠皮肤的治疗作用
目的观察红外线治疗仪对烫伤大鼠皮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用雄性Wistar大鼠39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烫伤组和治疗组,每组13只.对照组大鼠不作任何处理;烫伤组大鼠背部仅造成深Ⅱ度烫伤,不作其他处理;治疗组大鼠背部致深Ⅱ度烫伤后2d,用红外线治疗仪连续照射创面5d.伤后3、7d取各组大鼠伤部皮肤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同时采用氚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3H-TdR)掺入法检测组织DNA合成量,并测定组......
作者:吴本玠;邢虹;徐家鸰;丁亚男;栗刚;于桂芬 刊期: 2004- 03
-
一种大鼠蒸气烫伤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一种可控深度及面积的大鼠烫伤模型.方法用高压蒸气消毒锅及自制烫伤支架制作高压蒸气烫伤装置,用压力为0.12MPa(1MPa=7500mmHg)、直径2.6cm的致伤孔上分别在大鼠背部烫3、4、5、6、7、8、9、10s,每时相点5个创面.伤后24h取标本行组织学观察,用Photoshop软件测量烫伤深度,并观察有无毛囊、汗腺附件受损、烫伤区被毛生长及创面愈合情况.结果烫伤深度与烫伤时间的变......
作者:姚庆君;贾赤宇;陈璧;汤朝武;徐明达;丁国斌;王洪涛 刊期: 2004- 03
-
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与B超判断上肢高压电烧伤患者的血管损伤情况
目的比较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与B超在判断上肢高压电烧伤血管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9例上肢高压电烧伤患者的尺、桡动脉作为烧伤组,术前应用DSA及B超检测技术,观察患肢腕部创面及创面近端5、10、15cm处尺、桡动脉的内膜、管壁厚度、管腔内径、血流量以及血栓形成等情况;以12化正常人的尺、桡动脉作为对照组术中:结合DSA和B超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并判断尺、桡动脉损伤程度,出现栓塞或管壁坏死者予以......
作者:李利根;柴家科;郭振荣;陈越秀;欧阳忠南;杨红明;贾晓明;鲁晓贺;胡晓娟 刊期: 2004- 03
-
应用不同类型皮瓣修复电烧伤深度创面
目的总结采用不同类型皮瓣修复严重电烧伤患者创面的临床经验.方法应用游离皮瓣、轴型血管蒂岛状皮瓣、局部邻近皮瓣、肌皮瓣等修复49例电烧伤患者的64个创面.结果皮瓣完全坏死2例,边缘淤血坏死4例,其余皮瓣均完全成活,创面I期愈合.结论根据电烧伤程度选择恰当的皮瓣修复创面,能较好地防止深部组织感染和渐进性坏死,是一种有效、可靠的治疗手段.......
作者:潘云川;陈彦堃;马心赤;徐家钦;陈思环 刊期: 2004- 03
-
严重烧伤患者休克期并发脓毒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患者休克期并发脓毒症的原因、防治措施及预后.方法随机抽取笔者单位1992年5月~1999年12月收治的特重度烧伤患者44例(伤后48h内入院).依据脓毒症和肠源性感染诊断标准,结合患者创面及血液细菌培养结果,计算休克期内脓毒症的发生率,探讨肠源性感染的可能性.分析本组患者入院后的抗生素使用情况.观察脓毒症患者休克期内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预后.结果44例患者中4例于休克期内......
作者:曹永倩;王德昌 刊期: 2004- 03
-
重组人生长激素对烧伤后高代谢反应的调节作用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烧伤后高代谢反应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择1998~2002年笔者单位收治的烧伤面积为50%~90%TBSA的患者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16例)和对照组(B组,16例),治疗组伤后7d开始皮下注射rhGH,用量025U·kg-1·d-1;对照组于相同时相点注射等量等渗盐水.观察注射后两组患者的静息能量消耗(REE)、非蛋白呼吸商(NPRQ)、糖代谢、氮平衡......
作者:高志刚;刘群;谢宇钢;王玉莲;邓诗琳 刊期: 2004- 03
-
纳米银用于烧伤患者创面后银代谢的变化
目的观察烧伤创面外用纳米银敷料后银离子在人体内的代谢变化.方法正常对照组:健康志愿者30例.治疗组:选择烧伤面积为6%~12%TBSA的患者26例,均为深、浅不等的Ⅱ度烧伤.采用纳米银敷料外敷创面,覆盖面积规定为5%TBSA,连续使用5d.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正常对照组及治疗组使用敷料前后不同时相点血清银、24h尿银离子的水平,检测肝、肾功能.另取纳米银敷料覆盖14d的创面和创缘组织标本,用石墨炉......
作者:陈炯;韩春茂;余朝恒 刊期: 2004- 03
-
31例自杀式烧伤患者的分析
1986年1月~2001年12月,笔者单位共收治自杀式烧伤患者31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患者中男17例、女14例.年龄18~46岁[(29.2±12.5)岁].烧伤原因:汽油烧伤15例,液化气和酒精烧伤各5、6例,煤油烧伤4例,电烧伤1例.其中有9例患者自焚时使他人致伤(13例),另6例为3对夫妻或恋人同时自杀烧伤.烧伤总面积12%~90%[(47.6±23.7)%]TBSA,19例合并有......
作者:张恒术;沈为民;果磊;杨天荣;贺光照;薛斌;石崇荣;黄崇本 刊期: 2004- 03
-
小儿烧伤并发惊厥的原因与治疗分析
惊厥在烧伤患儿中时常发生,笔者单位1992年1月~2002年1月共收治烧伤患儿287例,其中发生惊厥24例,占8.4%.24例患儿中男17例、女7例.年龄8个月~13岁,平均4.2岁.烧伤面积8%~43%TBSA,均为浅Ⅱ~Ⅲ度.惊厥发生时间为伤后14h~6d,持续时间为1min~1.5h.......
作者:王建华;李菊成;张国兴;吴小云;魏轶群 刊期: 2004- 03
-
救治大面积热水泥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42例
临床资料:笔者单位1986年3月~2002年3月收治热水泥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42例,其中男40例、女2例;年龄17~48岁[(24.6±6.8)岁].烧伤面积50%~100%[(75.2±10.3)%],Ⅲ度20%~90%[(43.5±12.7)%]TBSA,其中50%~80%TBSA29例、80%~100%TBSA13例.......
作者:姜自清;谢正华;严彩虹;陈正华;刘柏林;可国安;朱晓皓 刊期: 2004- 03
动态资讯
- 1 冰石愈伤软膏治疗Ⅱ度烧伤患者的Ⅱ期临床试验
- 2 浅谈我国儿童烧伤康复
- 3 无机活性元素对皮肤创面愈合的生物诱导作用
- 4 从循证医学角度分析《中华烧伤杂志》2000-2004年发表的临床试验论文
- 5 真皮及脂肪穹隆结构与烧伤后增生性瘢痕形成关系的临床研究
- 6 功能训练联合自制手屈曲训练带治疗手背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的效果观察
- 7 一氧化氮对体外培养人表皮干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 8 婴儿大面积烫伤合并医源性酒精中毒一例
- 9 深Ⅱ度烧伤创面伤后24小时内削痂的临床观察
- 10 大网膜加皮片移植修复全层腹壁缺损一例
- 11 烧伤病房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性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 12 微管失稳剂oncoprotein18/stathmin基因在深Ⅱ度烧伤愈合前创面及增生性瘢痕中的表达
- 13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通路在电烧伤大鼠血清诱导单核-内皮细胞黏附中的作用
- 14 雷公藤提取物抑制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实验研究
- 15 三维生物打印在烧伤整形领域中的应用进展
- 16 53例特重度烧伤致伤特点分析
- 17 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RNA表达的临床研究
- 18 异种移植中的排斥反应及其对策研究进展
- 19 蛋白激酶C在肾上腺素抑制人正常皮肤及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 20 股前外侧嵌合穿支皮瓣修复合并深部无效腔特殊部位创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