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国内烧伤学术界惟一的全国性权威刊物,由国内外烧伤外科及相关学科著名专家组成编委会。烧伤的重要问题,通常也是内外科的基本问题。杂志力求充分展示本学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注重实用性,讲究可读性。全方位展示本专业的研究进展、临床治疗和护理经验,将整形与康复理念贯穿于烧伤救治全过程,将独到的修复技术应用于各种类型的难治性创面。杂志目前已被《Medline》等10多个国际主要数据库收录,具有较大影响。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烧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258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20/R

邮发代号: 78-13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560.00

杂志荣誉 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烧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烧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9-2587
  • 国内刊号:50-112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医学文摘,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烧伤杂志2018年第10期文章
  • 江西烧伤医学发展60年:写在中国烧伤学科创建60周年之际

    今年是我国烧伤学科成立60周年,也是江西烧伤医学发展的60周年.本文简要介绍我国烧伤学科发展历程及江西烧伤医学发展的历史、现状以及未来的方向,为江西烧伤医学事业出谋划策.......

    作者:郭光华;李国辉 刊期: 2018- 10

  • 我60年烧伤医师生涯的点点滴滴

    我从事烧伤医学工作60年,其中3年多在农村基层工作,包括参加巡回医疗队、抗洪救灾、野营拉练、开门办学等.这些经历不仅使我在缺医少药的艰苦条件下树医德、长医术,更使我能根据实际条件,创新求精、造福病患.......

    作者:陈璧 刊期: 2018- 10

  • 尊重学科规律创新跨越发展

    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经历30多年发展,在前辈的指引和全科同志的努力拼搏下,已成长为全国知名的区域性烧伤诊疗中心.总结科室成长历程中的经验得失,遵循和重视学科发展规律,夯实基础,强化技能,勤于创新是重中之重.未来学科发展的趋势:创面治疗仍是根本,烧伤应急救治体系应更趋完善,交叉学科、多学科合作需进一步加强,基础科研要有向实际转化的潜力.......

    作者:杨敏烈;吕国忠 刊期: 2018- 10

  • 成年烧伤患者护理需求与护士认知差异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护理需求与护士认知之间的差异,以调整护理服务行为,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抽取解放军第一八○医院烧伤科2017年1-9月收治的400例烧伤住院患者,采取整群抽样法抽取该科室的38名护士,于患者出院当天或前一天出院宣教后,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需求.比较患者在护理需求总体程度以及具体维度上与护士的认知差异,统计患者护理需求高于护士认知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护理......

    作者:江晓声;许乐;李琳;张灵倩 刊期: 2018- 10

  • CT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在额部轴型扩张皮瓣修复口周及颏部瘢痕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及三维重建在额部轴型扩张皮瓣修复口周及颏部瘢痕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6月-2017年10月,笔者单位收治9例面部深度烧伤后口周及颏部瘢痕增生患者,瘢痕面积为8cm×7cm~13cm×8cm.于患者额部置入1枚额定容积为400~500mL圆柱形皮肤软组织扩张器,5~6个月后行口周及颏部瘢痕切除、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取出,应用携带双侧颞浅血管蒂的额部轴型扩张皮瓣修复瘢痕......

    作者:夏成德;薛继东;狄海萍;韩大伟;曹大勇;李强;景福琴;牛希华 刊期: 2018- 10

  • 载N-(4-羟基苯基)维甲酰胺脂质微泡联合超声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影响

    目的探讨载N-(4-羟基苯基)维甲酰胺(4HPR)及4HPR脂质体(4HPR-L)与4HPR脂质微泡(4HPR-LM)联合超声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Fb)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1)采用水化超声法制备4HPR-L及4HPR-LM,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动态光散射法、透射电镜对4HPR-L外观形态、粒径分布、Zeta电势、载药浓度、包封率、载药量进行考察.(2)取人瘢痕疙瘩Fb,采用随机数......

    作者:王梦蛟;方宇辉;金承龙;金哲虎 刊期: 2018- 10

  • 烧伤患者瘢痕重塑期增生性瘢痕机械信号转导分子与伤后时间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分析烧伤患者增生性瘢痕重塑期整合素β1、局部黏着斑激酶(FAK)及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表达与伤后时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纳入2013年5月-2016年4月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陆军军医大学(原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的34例住院烧伤患者34个增生性瘢痕,另取上述单位6例瘢痕切除植皮手术患者的供皮区正常皮肤,进行横断面、观察性研究.采用温哥华瘢痕......

    作者:张玉婷;李攀;罗伦;李曾慧平 刊期: 2018- 10

  • 烧伤外科应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系统的问题和建议

    我国目前应用的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系统疾病诊断编码与烧伤临床诊断标准存在差异,笔者建议根据临床标准完善诊断编码中关于烧伤总面积、深度和吸入性损伤的内容,在临床标准中增加相关特殊原因和部位烧伤的诊断.......

    作者:朱浩;赵洪良;崔康乐 刊期: 2018-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