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国内烧伤学术界惟一的全国性权威刊物,由国内外烧伤外科及相关学科著名专家组成编委会。烧伤的重要问题,通常也是内外科的基本问题。杂志力求充分展示本学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注重实用性,讲究可读性。全方位展示本专业的研究进展、临床治疗和护理经验,将整形与康复理念贯穿于烧伤救治全过程,将独到的修复技术应用于各种类型的难治性创面。杂志目前已被《Medline》等10多个国际主要数据库收录,具有较大影响。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烧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258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20/R

邮发代号: 78-13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560.00

杂志荣誉 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烧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烧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9-2587
  • 国内刊号:50-112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医学文摘,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烧伤杂志2008年第5期文章
  • 烧伤治疗中的肠外营养支持策略

    我国烧伤治疗中的营养支持,是在重视基础研究和引进国际营养学理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前已成为有效阻断或减轻高代谢反应损害、保护脏器功能、修复创面、改善免疫、促进烧伤患者康复等综合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2].......

    作者:邓诗琳 刊期: 2008- 05

  • 中国烧伤医学50年进展

    我国烧伤医学专业,是在1958年上海成功抢救特重烧伤患者邱财康后发展起来的.50年来救治了成千上万例严重烧伤患者,累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烧伤救治方案,治疗水平不断提高,居世界领先水平.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泛开展结合临床的实验研究,使我国烧伤医学理论研究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作者:汪仕良;肖光夏;杨宗城;盛志勇 刊期: 2008- 05

  • 皮瓣移植在我国烧伤外科中的应用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对严重深度烧伤的修复主要以任意皮瓣带蒂移植为主,不能达到理想效果,特别是高压电烧伤患者截肢致残率高.70年代后,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提高,吻合血管游离皮瓣、肌皮瓣得到应用和推广.现已开发出全身各部位轴型皮瓣70余种,移植技术不断取得进步,使深度创面的修复质量得到飞跃发展.......

    作者:黄晓元 刊期: 2008- 05

  • 烧冲复合伤

    凡有2种或2种以上不同性质的致伤因素,同时或先后作用于机体而造成的损伤称之为复合伤.烧伤复合冲击波损伤简称为烧冲复合伤,可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发生.......

    作者:朱佩芳;王正国 刊期: 2008- 05

  • 放烧复合伤的治疗研究

    放射损伤复合烧伤即为放烧复合伤.在一些情况下,还会复合冲击伤、弹片伤等其他伤害,成为放烧冲、放烧创等复合伤,广义而言,也可归入放烧复合伤.此类伤害主要见于核爆炸、核事故、贫铀弹伤害[1]、核恐怖脏弹袭击,以及核设施遭袭击后发生的次生伤害.......

    作者:程天民;冉新泽 刊期: 2008- 05

  • 肠源性感染的研究

    1问题的提出和证明1958年,我国开展大面积烧伤救治伊始,频频出现一个现象,即早期休克初度便迅速暴发脓毒症.笔者于1963年收集312例烧伤菌血症患者血中的检出菌和同期创面检出菌3578株,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有部分病例创面感染不重或尚未检出某种菌时,血液中即已检出,而且通常是肠道常驻菌.由此产生一种设想:严重烧伤后细菌是否可经肠道侵入?......

    作者:肖光夏 刊期: 2008- 05

  • 烧伤创面细菌生态和抗生素治疗

    随着对烧伤感染认识的深化和早期液体复苏、创面处理、代谢支持等技术的进步,侵袭感染引起的烧伤创面脓毒症发生率已显著下降,但病死率无明显变化,仍是严重烧伤死亡的主要原因.在防治烧伤创面脓毒症中,抗生素仍是有效的武器,但需优化抗生素治疗以到达清除病原菌、控制感染和减少耐药菌株产生的目的.......

    作者:许伟石 刊期: 2008- 05

  • 烧伤后早期心肌损害与防治

    以往国内外普遍认为,烧伤休克主要是血管通透性增高所致的低血容量性休克,心脏不参与其发生.而对严重烧伤后心功能降低,大都归咎于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和(或)心肌抑制因子等的作用.但是临床上有些严重烧伤患者,即使伤后立即给予补液治疗,休克的发生仍难以避免,......

    作者:黄跃生 刊期: 2008- 05

  • 皮肤移植免疫研究

    自体皮移植是治疗全层皮肤缺损、重建皮肤功能的好方法.然而,大面积深度烧伤以及创伤创面的处理常面临自体供皮区短缺的问题,涉及同种异体甚至异种皮肤的移植.移植后排斥反应是异体或异种皮肤能否长期成活的主要问题,而且其中的免疫排斥反应更难以控制.......

    作者:吴军;王锡华;黄正根 刊期: 2008- 05

  • 我国烧伤免疫的研究

    现代免疫学自20世纪60年代初兴起以来就渗透到烧伤医学中,并逐渐成为其重要内容.重庆、上海、北京的有关单位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了烧伤免疫的临床和实验研究[1-4],且一直延续至今[5-8].下面笔者分别从烧伤后免疫功能的改变、病因学分析、发生机制与临床后果、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并展望烧伤免疫相关研究的发展前景.......

    作者:彭代智 刊期: 2008-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