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国内烧伤学术界惟一的全国性权威刊物,由国内外烧伤外科及相关学科著名专家组成编委会。烧伤的重要问题,通常也是内外科的基本问题。杂志力求充分展示本学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注重实用性,讲究可读性。全方位展示本专业的研究进展、临床治疗和护理经验,将整形与康复理念贯穿于烧伤救治全过程,将独到的修复技术应用于各种类型的难治性创面。杂志目前已被《Medline》等10多个国际主要数据库收录,具有较大影响。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烧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258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20/R

邮发代号: 78-13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560.00

杂志荣誉 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烧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烧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9-2587
  • 国内刊号:50-112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医学文摘,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烧伤杂志2018年第9期文章
  • 世界与我国烧伤医学的发展:庆祝我国现代烧伤医学创建60周年

    本文通过回顾世界与我国烧伤医学的发展历史,并通过与国外烧伤救治水平的比较,明确我国烧伤医学的优势与不足.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我国烧伤医学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以此庆祝我国现代烧伤医学创建60周年.......

    作者:罗高兴 刊期: 2018- 09

  • 460纳米蓝光对体外和体内白色念珠菌杀灭作用的实验研究

    白色念珠菌耐药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其可较快适应不同的环境,并黏附在不同物体表面以生物膜的形式生长.生物膜的出现使得临床治疗白色念珠菌感染变得更加困难.生物膜内的白色念珠菌对各种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和氯己定等具有高度的抵抗性.因此,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新的抗真菌方法来应对愈加难治的真菌感染.波长400~500nm的蓝光能够杀灭痤疮丙酸杆菌,目前在临床上广泛用来治疗痤疮.而波长405~47......

    作者:王川;杨志胤;彭银波;郭园园;姚敏;董继英 刊期: 2018- 09

  • 460纳米可见光通过激活前噬菌体途径抑制抗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

    抗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是临床常见致病菌之一,其不仅可致创面局部感染,还可引起严重的全身性感染,以至危及生命.目前治疗MRSA感染的主要措施为抗生素,但随着MRSA耐药性的增强,药物的更新换代已难以解决MRSA菌株变异带来的治疗难题.研究表明细菌生物膜是MRSA产生耐药性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研究显示,波长为400~500nm的光(即蓝光)对MRSA和其他微生物具有抗菌作用.然而,没有......

    作者:杨鹏高;王宁;王川;姚玉峰;傅秀军;俞为荣;Raymond Cai;姚敏 刊期: 2018- 09

  • 综合护理干预对重度烧伤患儿照护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重度烧伤患儿照护者的影响.方法笔者科室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80例重度烧伤患儿符合入选标准纳入本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综合组和对照组各40例,另将每例患儿各1名照护者同前入组.对照组仅对患儿和照护者给予常规护理,综合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对患儿和照护者全面的心理护理、对照护者贯穿全程的康复指导、对照护者针对患儿病情进行个体化的知识宣传教......

    作者:罗旭芳;张敏;赵杜娟;雷艳;刘娟;白晨;周琴;胡雪慧 刊期: 2018- 09

  • 脉冲染料激光与超脉冲点阵二氧化碳激光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脉冲染料激光(PDL)与超脉冲点阵二氧化碳激光(UFCL)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5年2月-2017年10月,笔者单位收治符合入选标准的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221例,对其资料进行同顾性分析.将患者按照治疗昉法分为PDL组122例和UFCL组99例PDL组患者采用PDL治疗,间隔3~4周治疗1次.UFCL组患者采用UFCL治疗,间隔6~12周治疗1次.2组患者均治疗持续......

    作者:李娜;杨丽;程静;韩军涛;胡大海 刊期: 2018- 09

  • 窄谱强脉冲光联合点阵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增生性瘢痕瘙痒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临床上应用窄谱强脉冲光联合点阵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增生性瘢痕瘙痒的效果.方法2017年3-12月,笔者单位收治符合入选标准的增生性瘢痕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针对瘢痕瘙痒,对照组患者采用窄谱强脉冲光治疗2次,治疗间隔1个月;联合治疗组患者采用窄谱强脉冲光联合点阵二氧化碳激光治疗1次,1个月后再行窄谱强脉冲光治疗1次.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

    作者:张逸秋;董继英;王棽;严敏;姚敏 刊期: 2018- 09

  • 序贯激光治疗早期增生性烧伤瘢痕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脉冲染料激光(PDL)+剥脱性点阵二氧化碳激光序贯治疗对早期增生性烧伤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7年12月,到笔者单位就诊的221例烧伤患者创面愈合6个月以内全身各部位增生性瘢痕228个符合入选标准纳入本前瞻性研究,先采用PDL治疗,每个月治疗1次,至瘢痕充血程度评分降至2分以下时,改行剥脱性点阵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每3个月治疗1次.记录治疗开始时间、次数及随访时间.首次治疗......

    作者:谢卫国;雷芳;王娟;徐娟;阮晶晶;李泽 刊期: 2018-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