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国内烧伤学术界惟一的全国性权威刊物,由国内外烧伤外科及相关学科著名专家组成编委会。烧伤的重要问题,通常也是内外科的基本问题。杂志力求充分展示本学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注重实用性,讲究可读性。全方位展示本专业的研究进展、临床治疗和护理经验,将整形与康复理念贯穿于烧伤救治全过程,将独到的修复技术应用于各种类型的难治性创面。杂志目前已被《Medline》等10多个国际主要数据库收录,具有较大影响。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烧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258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20/R
邮发代号: 78-13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560.00
杂志荣誉 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烧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9-2587
- 国内刊号:50-1120/R
- 出版周期:月刊
-
救治特重度烫伤30%TBSA新生儿一例
患儿女,体质量3.4kg.出生后11h不慎被热水烫伤,伤后3h收入笔者单位.心率150次/min,呼吸32次/min.创面暗红,腐皮大部分完整,分布于背、臀部及右上肢、双下肢后侧.总面积为30%,其中浅Ⅱ度8%、深Ⅱ度20%、Ⅲ度2%TBSA,渗出液不多.见图1.入院后给予补液、吸氧、抗休克治疗.伤后第2天将患儿放入暖箱中,箱内温度控制在32℃,相对湿度为70%~80%,创面行暴露疗法.清创后用1......
作者:王公升;王晓云;张会堂;马驰;周海全;王虎平;王冬 刊期: 2009- 02
-
从一例严重酸烧伤患者的救治看第三间隙潴留药物返释现象
严重烧伤后早期随着微血管通透性的增加,大量的血管内液渗出,引起第三间隙异常,部分渗出成分在此蓄积潴留[1].休克期后水肿液回吸收,蓄积在第三间隙的成分是否会返流入血,甚至对血液浓度产生明显影响?这是我们过去关注但没能在临床得到证实的问题.笔者单位救治了1例严重酸烧伤并发严重酸中毒和肌红蛋白尿患者,从中使我们对上述问题有所了解.......
作者:荣新洲;王震;黄晓桦 刊期: 2009- 02
-
磺胺嘧啶银与纳米银抗菌凝胶治疗30例烧伤患者疗效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2008年4-9月笔者单位收治30例烧伤患者,其中男26例、女4例,年龄18~58岁[(29±14)岁],烧伤面积2%~10%TBSA[(5.7±1.3)%TBSA],其中浅Ⅱ度12例、深Ⅱ度10例、Ⅲ度8例.热水烫伤19例、火焰烧伤9例、电弧烧伤2例,患者均在伤后72h内入院.排除创面明显感染、磺胺类药物过敏、糖尿病和其他疾病患者.......
作者:赵志伟;雷晋;段鹏;郝振明;孟艳斌 刊期: 2009- 02
-
不同阶段烧伤死亡病例对比分析
1988-2007年,我科收治各类烧伤住院患者16217例,死亡616例.笔者将有完整资料的死亡病例按每10年为1个阶段进行对比分析,总结烧伤救治经验教训,探讨进一步降低烧伤患者病死率的可能措施.......
作者:张友来;曾元临;辛国华 刊期: 2009- 02
-
脂质体介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促进大鼠皮瓣早期断蒂的观察
1材料与方法1.1重组质粒的制备pcDN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165(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杨操博士提供)含VEGF165基因片段,位于BamHI和EcoRI2个酶切位点之间.将其转入大肠杆菌HB101感受态细胞,挑选抗氨苄西林克隆进行小量快速提取,用BamHI和EcoRI双酶切鉴定.同时送北京华大生物公司测序.将保存的大肠杆菌菌种通过碱裂解法提取大量质粒后进一步纯化.质粒经核酸蛋白微量仪......
作者:沈江涌;吴银生;陆安民;姚明;赵巍 刊期: 2009- 02
-
毛囊干细胞及其增殖分化研究进展
毛囊能够提高皮肤创伤愈合速度及质量,减少瘢痕形成[1-4].毛囊干细胞(HSC)是构建组织工程皮肤的理想种子细胞,参与组织损伤的修复并具有分化为包括表皮、皮脂腺和汗腺在内的全部皮肤上皮细胞的潜能,同时具有定向形成软骨和神经的能力[1,3,5].HSC的增殖与分化受Wnt、Notch、原癌基因c-myc等信号分子调控,其中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对其分化产生关键作用,成为近来国内外的......
作者:胡孝辉;方勇 刊期: 2009- 02
-
建立烧伤专科医师培养制度及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势在必行
实施专科医师培训是医学生毕业后医学教育的重要阶段.建立专科医师培养制度及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对造就高素质的临床医学人才、提高医疗水平极为关键[1].我国由于传统观念和经济等方面原因,还没有建立统一、科学、规范的专科医师培训与准入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已影响到临床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2].烧伤外科专业也是如此,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贾赤宇 刊期: 2009- 02
-
也谈严重烧伤感染治疗
烧伤感染往往与创面的存在密切相关,随着创面处理技术等综合治疗措施日趋成熟,烧伤脓毒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但其病死率却未得以有效控制,这使同行们再次将目光转向如何认识和治疗严重烧伤感染[1].许多专家或同行对此已发表了极有见地的论文,笔者很赞同他们的观点.在此拟从外科感染治疗三原则方面,谈谈严重烧伤感染的治疗.......
作者:张勤;廖镇江 刊期: 2009- 02
-
2004-2006年瑞金医院烧伤病房病原菌分布及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了解瑞金医院烧伤病房院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耐药性和流行情况.方法2004年1月-2006年12月,从瑞金医院烧伤住院患者创面分泌物、静脉导管、血液、尿液、大便等标本中分离获得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17株,铜绿假单胞菌52株,鲍氏不动杆菌11株.分析3年间该烧伤病房病原菌的分布和药物敏感试验情况;采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对院内感染病原菌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
作者:王文奎;韩立中;杨莉;倪语星 刊期: 2009- 02
-
烧伤后真菌感染研究进展
真菌是引起临床感染的重要病原微生物之一,临床血液培养结果显示,白色念珠菌在常见病原微生物中排位第4[1].近年来真菌感染发生率有进一步增高的趋势,一些条件性致病菌、腐生菌、罕见种属真菌感染越来越多见.虽然新的抗真菌药物不断出现,但深部真菌感染、全身性真菌感染的预后很差,患者病死率极高.因此,真菌感染受到广大临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血液病学、肿瘤学、器官移植学等学科均对临床真菌感染进行了较系统、深入且......
作者:罗高兴;彭毅志;吴军 刊期: 2009- 02
动态资讯
- 1 凡士林纱布贴附微粒皮移植修复Ⅲ度烧伤创面18例
- 2 伤后早期血小板计数恢复情况对特重度烧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的意义
- 3 扩张颞浅动脉轴型岛状皮瓣修复烧伤患者眉缺损的效果
- 4 做敬业奉献的医者
- 5 微信平台对成年烧伤患者瘢痕延续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 6 肝素在烧伤治疗中的作用及应用
- 7 特重度烧伤肥胖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二例
- 8 烧伤后早期增生性瘢痕相关细胞骨架基因表达研究
- 9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严重烫伤大鼠肺组织炎症相关指标的影响
- 10 汽油浸泡损伤四例治疗体会
- 11 第一届中欧创面修复学术会议成功召开
- 12 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指腹缺损15例
- 13 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白介素13mRNA的表达
- 14 我国烧伤医学60年回顾与展望
- 15 团体心理辅导对烧伤患者自信心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 16 酚烧伤28例治疗体会
- 17 强碱液烧伤一例
- 18 头颅电烧伤晚期并发颅内感染一例
- 19 小型猪烧伤后早期切痂时机的选择
- 20 X染色体骨髓酪氨酸激酶在内毒素/脂多糖诱导RAW264.7小鼠单核巨噬细胞促炎性细胞因子产生中的作用及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