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国内烧伤学术界惟一的全国性权威刊物,由国内外烧伤外科及相关学科著名专家组成编委会。烧伤的重要问题,通常也是内外科的基本问题。杂志力求充分展示本学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注重实用性,讲究可读性。全方位展示本专业的研究进展、临床治疗和护理经验,将整形与康复理念贯穿于烧伤救治全过程,将独到的修复技术应用于各种类型的难治性创面。杂志目前已被《Medline》等10多个国际主要数据库收录,具有较大影响。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烧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258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20/R

邮发代号: 78-13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560.00

杂志荣誉 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烧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烧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9-2587
  • 国内刊号:50-112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医学文摘,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烧伤杂志2009年第4期文章
  • 大面积烧伤并发肾病综合征三例

    例1男,30岁.火焰烧伤后28h收入笔者单位,创面分布于全身多处,烧伤总面积95%,其中深Ⅱ度25%、Ⅲ度70%TBSA.患者入院时尿色深红.入院后给予抗休克、抗感染、创面涂磺胺嘧啶银等治疗.......

    作者:曾明;罗高兴;林海波;杨世伟;周敬松;张帅;彭毅志;胡嘉念 刊期: 2009- 04

  • 掌背轴型岛状皮瓣修复二例手指热损伤创面

    例1男,35岁,左手中指热压伤后1h入院,创面3.0cm×2.0cm,表面呈皮革状.X线片检查未见骨骼受损.入院后第2天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清创,见左中指中、近节指背皮肤缺损约3.5cm×2.3cm,基底为伸指肌腱.......

    作者:邓向东;王静;孙曙光 刊期: 2009- 04

  • 接触六氟化硫烧伤一例

    患者男,46岁.因右手疼痛收入笔者单位.自诉90min前右手戴棉线手套在充满六氟化硫的容器中工作,约10min后有灼痛感并进行性加重,当时用自来水冲洗右手约2min.......

    作者:邓海涛;赵耀华;徐丽红;沈耀明 刊期: 2009- 04

  • 老年烧伤住院患者死亡因素分析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老年烧伤患者人数有增加的趋势[1].为此,笔者对本单位1996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216例65岁以上老年烧伤患者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分析其特点及影响死亡的因素.......

    作者:蔡少甫;郑庆亦;郭毅斌;陈锦河;郑健生;蔡林碧珍;邹紫红 刊期: 2009- 04

  • 琥珀酸抑制人中性粒细胞黏附功能的实验研究

    中性粒细胞是机体天然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黏附作用是其发挥各项生理功能的第一步[1].琥珀酸是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短链脂肪酸,临床感染标本及体外培养基中浓度均较高[2].这些短链脂肪酸能使局部环境中氧化还原电势和pH值下降,抑制细胞的分裂增殖[3].......

    作者:任利成;黄晓元 刊期: 2009- 04

  •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烧伤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集落刺激因子是一组控制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和部分造血细胞增殖分化的糖蛋白,根据不同的分化阶段和造血祖细胞,可以将其分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以及多潜能集落刺激因子(Multi-CSF)、IL-3、红细胞生成素、血小板生成素及干细胞因子(SCF)等.......

    作者:张道坤;郑国平;杨建秋;金信良;吴继炎 刊期: 2009- 04

  • 成体干细胞在组织修复及再生中的治疗现状与展望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的研究正在兴起,有可能取代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而广泛应用于发育生物学以及组织修复与再生研究等多个领域[1-2].但就目前而言,成体干细胞作为多能干细胞的一种,从细胞到器官的修复与替代作用已经得到证实,并有较多研究.本文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为代表,对损伤修复与再生的现状进行概述,并探讨将来的发展方向.......

    作者:付小兵 刊期: 2009- 04

  • 严重烧伤后骨骼肌消耗的机制与治疗前景思考

    过去50年,由于强调了及时有效地防治休克,早期切(削)痂封闭创面,重视尽早以胃肠喂养为主的营养支持、脏器保护与支持、免疫调理与纠正凝血功能紊乱,注重严重吸入性损伤的治疗,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等综合措施,予以严重烧伤患者个体化治疗,使得我国烧伤治疗水平居于国际先进行列[1].......

    作者:柴家科 刊期: 2009- 04

  • 两种负压创面治疗技术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2种负压创面治疗技术(NPWT)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卫生-经济成本的差异.方法选择44例急性、亚急性、慢性创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简易法组和常规法组.简易法组患者3种创面采用纱布+医院中心负压(-10.64kPa)24h持续吸引;常规法组3种创面采用海绵+专业负压吸引器(-16.63kPa)24h间断吸引.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创面大体情况、治疗时间、皮片和皮瓣移植成活率、创面菌种变化......

    作者:胡恺轩;章宏伟;周芳;姚刚;史京萍;王立夫;侯祚琼 刊期: 2009- 04

  • 手部氢氟酸烧伤106例临床分析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2年1月-2008年10月,笔者单位共收治手部氢氟酸烧伤患者106例,其中男93例、女13例.婴儿1例,成年人105例;职业性接触伤102例,生活伤4例.......

    作者:张元海;叶春江;刘利平;蒋瑞明;倪良方 刊期: 2009-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