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国内烧伤学术界惟一的全国性权威刊物,由国内外烧伤外科及相关学科著名专家组成编委会。烧伤的重要问题,通常也是内外科的基本问题。杂志力求充分展示本学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注重实用性,讲究可读性。全方位展示本专业的研究进展、临床治疗和护理经验,将整形与康复理念贯穿于烧伤救治全过程,将独到的修复技术应用于各种类型的难治性创面。杂志目前已被《Medline》等10多个国际主要数据库收录,具有较大影响。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烧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258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20/R

邮发代号: 78-13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560.00

杂志荣誉 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烧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烧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9-2587
  • 国内刊号:50-112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医学文摘,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烧伤杂志2006年第5期文章
  • 加强对烧伤休克综合防治的研究

    休克不但是烧伤的重要并发症,而且是诱发全身性感染和内脏损害等其他并发症的重要因素.本期詹剑华等[1]回顾性分析了该单位1973-2005年15624例烧伤患者的休克发生情况,总发生率为9.90%;烧伤面积>50%TBSA者,休克发生率为29.44%~43.72%;出现休克的患者与未休克者比较,脓毒症及内脏并发症明显增多.表明目前烧伤后早期复苏仍存在不足.......

    作者:杨宗城 刊期: 2006- 05

  • 可控喷吸水烫伤大鼠体表模型的制作

    烧伤病理生理变化和治疗方法的研究,离不开动物模型.目前建立动物体表烫伤模型主要依靠传统的凝固汽油烧伤或沸水烫伤,其深度和创面的完全性界定不准确,电控蒸气烫伤虽然可控制致伤面积和深度[1],但与现实生活中的沸水烫伤有一定差距,而且蒸气要沸水才能生成,不适合做100℃以下的烫伤实验.......

    作者:王年云;李国辉 刊期: 2006- 05

  • 介绍一种多功能集尿装置

    膀胱压力是间接无创测量腹腔压力的金标准,是诊断腹腔间隙综合征的重要依据[1].膀胱压力与腹腔压力具有良好相关性[2].......

    作者:任家骠;杨建秋 刊期: 2006- 05

  • 新型羟乙基淀粉应用于烧伤休克期液体复苏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评价新型羟乙基淀粉(HES)制剂在烧伤患者休克期液体复苏中的应用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笔者单位收治的烧伤休克期需液体复苏患者66例,按表格随机化方法分成HES组(33例)和血浆组(33例).两组患者伤后48h内给予的液体中胶体成分仅为HES(130/0.4,60g/L)或血浆,伤后3~7d两组均替换成白蛋白作为胶体成分[5d共给予白蛋白各(111±4)、(105±5)g],本试验全过程两组所给......

    作者:陈炯;韩春茂;夏时春;唐志坚;苏士杰 刊期: 2006- 05

  • 低血容量性休克大鼠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及其在血管低反应性发生中的作用

    目的观察低血容量性休克大鼠肠系膜上动脉(SMA)血管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血管低反应性发生的关系.方法将112只SD大鼠建立低血容量性休克模型后分为休克组(56只)、给药组(56只,于建立休克模型前4h在大鼠腹腔内注射9μg/kg寡霉素).于伤后0.0(10~15min)、0.5、1.0、2.0、3.0、4.0、6.0h,采大鼠动脉血后处死大鼠取SMA,每组每时相点......

    作者:张瑗;刘良明 刊期: 2006- 05

  • 严重烧伤患者休克期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及神经肽Y的变化对心脏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严重烧伤患者休克期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神经肽Y(NPY)的变化对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严重烧伤(烧伤总面积32%~96%TBSA)患者设为试验组,常规进行休克期液体复苏和创面处理;另选6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试验组患者伤后1、3、6、12、24、48h和对照组人员血液中CGRP、NPY、心肌肌钙蛋白T(cTnT)的含量,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伤后3h试验组患者C......

    作者:方林森;胡德林;余又新;徐庆连;王春华;汪昌荣 刊期: 2006- 05

  • 影响烧伤休克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影响烧伤休克发生的相关因素,为烧伤休克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笔者单位1973-2005年收治的15624例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大致以每10年为1个时间段,计算各时间段的休克发生率;分析休克发生率与患者年龄、烧伤面积、伤后入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1973-1980、1981-1990、1991-2000和2001-2005年的休克发生率分别为14.69%、1......

    作者:詹剑华;钱华;严济;张红艳;超国祥;辛国华;李国辉 刊期: 2006- 05

  • 高山景行——怀念著名烧伤整形专家汪良能教授

    一、矢志不移,报效祖国汪良能教授1942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医学院并留校担任医疗教学工作.20世纪40年代,整形外科学刚刚形成,旧中国的该学科领域几乎是一片空白.......

    作者:胡大海;陈璧 刊期: 2006- 05

  • 职业与责任

    我于1956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医疗系5年制,分配到西京医院工作后的3年里轮转了大外科中的所有专科.1958年由于土法上马全民大炼钢铁,致使烧伤患者骤然增多,北京、上海、重庆、西安等大城市率先成立了烧伤科.......

    作者:陈璧 刊期: 2006- 05

  • 血小板计数在特重度烧伤治疗中的意义

    笔者单位1994-2005年共收治特重度烧伤患者85例,死亡19例,其中有12例死于脓毒症.排除因非脓毒症死亡的7例患者,将余下的78例分成3组:非脓毒症组61例,其中男28例、女33例,年龄1~68岁,烧伤总面积21%~96%,Ⅲ度3%~65%TBSA;脓毒症治愈组5例,其中男3例、女2例,年龄4~40岁,烧伤总面积20%~96%,Ⅲ度10%~52%TBSA;脓毒症死亡组12例,其中男7例、女5......

    作者:于连庆;魏杰伦;刘伟侠 刊期: 2006-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