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国内烧伤学术界惟一的全国性权威刊物,由国内外烧伤外科及相关学科著名专家组成编委会。烧伤的重要问题,通常也是内外科的基本问题。杂志力求充分展示本学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注重实用性,讲究可读性。全方位展示本专业的研究进展、临床治疗和护理经验,将整形与康复理念贯穿于烧伤救治全过程,将独到的修复技术应用于各种类型的难治性创面。杂志目前已被《Medline》等10多个国际主要数据库收录,具有较大影响。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烧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258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20/R

邮发代号: 78-13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560.00

杂志荣誉 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烧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烧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9-2587
  • 国内刊号:50-112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医学文摘,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烧伤杂志2004年第6期文章
  • 紫外线照射致眼部损伤五例

    2001年4月~2002年10月,笔者单位共有5例患者因误开紫外线灯照射致眼部损伤,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23~48岁.患者在凌晨因畏光难以入睡,误将紫外线灯打开,照射30~45min后患者自觉双眼刺痛、流泪、有异物感,且逐渐加重.3~4h后值班护士察觉并立即关掉紫外线灯.查体:患者眼周皮肤发红,结膜充血、水肿,角膜荧光染色见点状着色,瞳孔对光反射痉挛性缩小,视力未下降,身体其他裸露部位未见明显......

    作者:曾庆湖 刊期: 2004- 06

  • 进一步理解烧伤创面修复中的免疫学问题

    促进创面愈合是烧伤治疗的根本任务,而治疗手段的建立则依赖于对创面愈合机制的理解.创面愈合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生物学过程,主要包括炎症反应、细胞增殖/结缔组织形成、创面收缩与重塑几个阶段,它在机体的调控下呈现高度的有序性、完整性和网络性.免疫细胞在此过程中起着启动和调控作用.烧伤不同于一般单纯组织断裂的切割伤和组织缺损的创伤,它是一种伴有坏死组织存在的组织缺损性损伤,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创面局部和全身的......

    作者:陆树良 刊期: 2004- 06

  • 第三届黎鳌烧伤医学基金颁奖

    ......

    作者: 刊期: 2004- 06

  • 《中华烧伤杂志》2003年影响因子升至1.105

    ......

    作者: 刊期: 2004- 06

  • 凯新银锌霜

    ......

    作者: 刊期: 2004- 06

  • 欣纳星硝酸银软膏

    ......

    作者: 刊期: 2004- 06

  • 烧伤创面外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可能导致肝功能损害

    国内应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促进创面愈合和修复的报道越来越多,多中心对照临床试验也取得了肯定疗效,且未见有不良反应的报道[1].日本北九州综合医院整形外科及儿科堤英博等,在2003年6月5~6日召开的第29届日本烧伤年会上,报告小儿烧伤创面外用bFGF后发生肝功能损害1例.现介绍如下,以引起国内同道注意.......

    作者:黄晨昱 刊期: 2004- 06

  • 载银磷酸锆纱布对烧伤创面常见细菌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了解载银磷酸锆纱布对烧伤大鼠创面感染常见细菌的抗菌效力.方法制作Wistar大鼠烫伤(以下称烧伤)感染模型,采用试管双倍稀释法测定载银磷酸锆及磺胺嘧啶银的低抑菌浓度(MIC)及低杀菌浓度(MBC).观察大鼠创面用磺胺嘧啶银纱布、普通无菌纱布、载银磷酸锆纱布(不水冼及水洗20次)后痂下组织的细菌计数和对创面愈合的作用.结果载银磷酸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的MIC各为8、8、16......

    作者:唐进;吴军;易绍萱;王儒鹏;王锡华;马兵;袁军;陈希炜 刊期: 2004- 06

  • 自异体皮混合移植成活机制中角质形成细胞及细胞因子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细胞因子及角质形成细胞在自异体皮混合移植成活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建立自异体皮混合移植大鼠模型和人体表皮细胞-淋巴细胞混合培养(MELC)模型,检测大鼠移植术后血清及创面局部组织标本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IL)10的水平,观察体外表皮细胞在诱导免疫抑制中的作用.结果术后7d,移植大鼠血清IL-10含量为(25.89±2.82)ng/L,明显高于正常大鼠的(14.20±2.43)ng/L(P《......

    作者:青春;曹颖平;史济湘;周洪;陶箭;郑泽铣;陆树良;廖镇江;周光炎 刊期: 2004- 06

  • 低剂量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诱导的小鼠骨髓未成熟树突状细胞抗成熟特性的研究

    目的观察内毒素/脂多糖(LP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等促成熟物质对低剂量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mGM-CSF)诱导的小鼠骨髓未成熟树突状细胞(DC)成熟特性的影响.方法制备小鼠骨髓细胞,分别用不同剂量rmGM-CSF培养,6d后收集悬浮细胞进行检测.用LPS、TNF-α、IFN-γ与小剂量rmGM-CSF培养获得的DC(GMlowDC)共同孵育3d后,行混......

    作者:王强;彭毅志 刊期: 2004-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