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国内烧伤学术界惟一的全国性权威刊物,由国内外烧伤外科及相关学科著名专家组成编委会。烧伤的重要问题,通常也是内外科的基本问题。杂志力求充分展示本学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注重实用性,讲究可读性。全方位展示本专业的研究进展、临床治疗和护理经验,将整形与康复理念贯穿于烧伤救治全过程,将独到的修复技术应用于各种类型的难治性创面。杂志目前已被《Medline》等10多个国际主要数据库收录,具有较大影响。                

首页>中华烧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烧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9-2587
  • 国内刊号:50-112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医学文摘,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烧伤杂志2015年第03期

烧伤患者中产VIM-2型金属β内酰胺酶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机制及同源性分析

杨喜丽;李悦;詹剑华;郭菲;闵定宏;王年云;李国辉;郭光华

关键词:烧伤, 感染, 鲍氏不动杆菌, 抗药性, β内酰胺酶类, 细菌外膜蛋白质类, 碳青霉烯酶
摘要:目的 探讨我院烧伤患者中产VIM-2型金属β内酰胺酶(MBL)的鲍氏不动杆菌(AB) l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及同源性. 方法 2011年9月-2014年3月,收集从笔者单位收治的烧伤住院患者痰液、尿液、血液、脓液、引流液中分离的400株AB(经鉴定).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测定菌株对复方磺胺甲(口恶)唑、氨曲南等15种抗生素的耐药性.针对抗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菌株,采用改良Hodge试验筛选产碳青霉烯酶菌株.PCR法及测序检测产碳青霉烯酶AB的碳青霉烯酶基因、携带blaVIM-2基因的产碳青霉烯酶AB的可移动基因元件1类整合子(Intl1)及其保守片段(CS).针对携带blaVIM-2基因产碳青霉烯酶AB行亚胺培南-乙二胺四乙酸(EDTA)协同试验以及亚胺培南-EDTA与头孢他啶-EDTA增效试验验证其产MBL情况,并分析产VIM-2型MBL的AB的耐药情况.对产VIM-2型MBL的AB行质粒接合试验检测质粒转移情况,PCR法检测外膜蛋白CarO基因.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携带CarO基因的产VIM-2型MBL的AB菌株的CarO蛋白表达量.肠杆菌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ERIC)-PCR法对产VIM-2型MBL的AB菌株进行基因分型,分析同源性. 结果 (1)400株AB对左氧氟沙星和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的耐药率低.共筛选出381株抗碳青霉烯类抗生素AB,其中240株产碳青霉烯酶.(2)240株产碳青霉烯酶AB中检出18株携带VIM-2酶基因blaVIM-2,占7.5%;133株携带bla TEM-1基因,占55.42%;195株携带blaOXA-23基因,占81.25%;188株携带bla armA基因,占78.33%.(3)18株携带blaVIM-2基因的产碳青霉烯酶AB均携带Intl1基因,呈现Intl1-VIM连锁携带型,Intl1可变区CS呈现多样性.(4)经验证,18株携带blaVIM-2基因的产碳青霉烯酶AB均为产VIM-2型MBL的AB.该18株AB菌株对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的耐药率低,其次为左氧氟沙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对其余抗生素的耐药率均大于60.00%.(5)18株产VIM-2型MBL的AB经多次质粒接合试验均未见耐药基因阳性转移菌株.(6)18株产VIM-2型MBL的AB中9株携带CarO基因,携带CarO基因的产VIM-2型MBL的AB菌株外膜蛋白CarO缺失或表达量减少.(7)18株产VIM-2型MBL的AB ERIC-PCR指纹图谱共分6个谱型,A、B、C、F型菌株分别为6、4、3、l株,D、E型菌株各为2株. 结论 bla TEM-1、bla OXA-23和bla armA基因仍是引起AB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与此同时,产VIM-2型MBL联合外膜蛋白CarO缺失或改变也是导致烧伤患者AB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重要机制之一,其中Intl1基因也可能参与了bla VIM-2基因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