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国内烧伤学术界惟一的全国性权威刊物,由国内外烧伤外科及相关学科著名专家组成编委会。烧伤的重要问题,通常也是内外科的基本问题。杂志力求充分展示本学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注重实用性,讲究可读性。全方位展示本专业的研究进展、临床治疗和护理经验,将整形与康复理念贯穿于烧伤救治全过程,将独到的修复技术应用于各种类型的难治性创面。杂志目前已被《Medline》等10多个国际主要数据库收录,具有较大影响。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烧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258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20/R

邮发代号: 78-13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560.00

杂志荣誉 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烧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烧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9-2587
  • 国内刊号:50-112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医学文摘,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烧伤杂志2004年第1期文章
  • 治愈小儿重度烫伤合并肾功能衰竭一例

    患儿男,3岁.因跌入热水盆中,致双上肢、右下肢、胸、背、臀部被烫伤,在当地医院治疗6d.因2d无尿、精神萎靡、腹胀、呼吸困难转入笔者单位.查体:体温36.7℃,脉搏140次/min,呼吸24次/min,血压110/60mmHg(1mmHg=0.133kPa).诊断:烫伤总面积40%,其中浅Ⅱ度10%、深Ⅱ度30%TBSA.入院时患儿精神恍惚,呼吸深快,心率快,律齐,创面已成痂,边缘红肿并有少量渗出......

    作者:陈承祜;李国才;樊娅娜 刊期: 2004- 01

  • 转化生长因子β在增生性瘢痕形成中的作用及其信号转导机制

    深达真皮网状层的创伤尤其是烧伤愈合后容易形成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scar,HS),HS组织中含有大量胶原等细胞外基质(ECM)和新生血管.和其他细胞因子相比,转化生长因子(TGF)β在HS形成中作用尤为突出.......

    作者:张选奋;鲁开化;柳大烈 刊期: 2004- 01

  • 巨噬细胞在烧伤感染中的作用研究

    感染和炎症反应是烧伤过程中重要的病理变化.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创伤或烧伤患者因体表生理防御屏障功能损害以及创伤、烧伤本身造成的应激反应,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是导致细菌侵入、繁衍、增殖,引起全身性感染终因脓毒症、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4].换言之,创伤后引起的较高死亡率与感染密切相关.炎症是白细胞、血浆蛋白在感染部位的聚集和激活;炎症反应也是一把双刃剑,适度的炎症可以动员机体的免疫防御......

    作者:张宗梁 刊期: 2004- 01

  • 肿瘤坏死因子α对严重烫伤小鼠骨骼肌葡萄糖摄取量的影响

    创伤包括烧(烫)伤后,机体内产生胰岛素抵抗效应,使其促进糖有效利用和在其他能量代谢方面的能力下降.葡萄糖胞内转运是其被有效利用的首要环节,有文献报道,创伤后的胰岛素抵抗效应与胰岛素刺激下的葡萄糖胞内转运障碍有关[1],但始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关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创伤后葡萄糖胞内转运的影响,国内外报道不多.笔者以严重烫伤小鼠为模型,探讨TNF-α在创伤后胰岛素抵抗效应中的作用,为临床防......

    作者:王占科;许霖水;胡新勇;柴长春 刊期: 2004- 01

  • 红外线诊断烧伤创面深度与临床判断的比较性研究

    红外线在医学上的应用早可追溯到1961年,由于红外线成像有无创、精确的特点,在医学上的应用日趋广泛.1974年Hackett[1]证实了深Ⅱ度烧伤与全层皮肤烧伤可造成创面温度下降,Cole等[2]对红外线与临床诊断进行了比较,并提出进行对称部位温度的测量,但未作详细阐述.由于温度的测量受到环境温度、机体状态、创面蒸发等多种因素影响,使其在应用中受限,本文就用红外线诊断烧伤创面深度的方法作进一步探讨......

    作者:忻向荣;吴亚莉;朱维平 刊期: 2004- 01

  • 低剂量环磷酰胺在烧伤早期的抗炎作用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烧伤早期脏器损害的基本病理、生理变化,减少或控制过量炎症介质的释放,降低烧伤后SIRS的发生率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有关研究提示低剂量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Y)可明显延长烧伤及病毒感染豚鼠的生存时间,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为此笔者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

    作者:王达利;王玉明;程代薇;陈世玖;罗志军;魏在荣;邹勇 刊期: 2004- 01

  • 烧伤创面痂下活组织细菌定量培养与植皮存活率分析

    烧伤创面是病原菌侵入机体造成侵袭性感染的主要途径之一,其病原菌数量会与日俱增[1].及早、彻底清除烧伤坏死组织并封闭创面是救治严重烧伤患者的关键措施之一[2],植皮是覆盖创面的根本方法.影响创面植皮存活率的因素较多,痂下组织细菌定量培养是预测植皮存活率、判断感染预后及指导临床治疗的重要指标之一[3].笔者通过对严重烧伤患者伤后不同时间痂下活组织细菌进行定量培养和菌种鉴定,试图探讨其与植皮存活率的关......

    作者:王配合;彭毅志 刊期: 2004- 01

  •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吸入性损伤的临床观察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ecombinanthumanepidermalgrowthfactor,rhEGF)具有促进表皮细胞生长、加速创面愈合、缩短愈合时间的作用,且无毒、无化学和物理刺激性,黏膜耐受性好.但rhEGF应用于吸入性损伤的治疗及促进气管黏膜愈合的作用尚鲜见报道.笔者应用rhEGF对本单位收治的20例吸入性损伤患者进行治疗,结果表明rhEGF对吸入性损伤受损气管黏膜的愈合有一定促进作用......

    作者:赵永健;刘群 刊期: 2004- 01

  • 微粒皮移植手术方法的改进及临床应用

    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笔者单位1998~2001年收治的烧伤总面积大于50%、Ⅲ度面积20%TBSA以上行早期切痂微粒皮移植术患者35例.采用改进微粒皮移植法(A组)与传统微粒皮移植法[1](B组)相对照.A组18例,其中男16例、女2例.年龄(38.63±0.51)岁,烧伤总面积(81.16±10.90)%[Ⅲ度(30.08±7.90)%]TBSA,手术面积(35.80±18.20)%;B......

    作者:张永生;刘旭盛;王逸涛 刊期: 2004- 01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胃肺感染路径的前瞻性研究

    目的探讨胃肺感染路径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中的作用,为预防和治疗VAP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43例接受机械通气(MV)的患者,采用随机自身前后对照法,用99m锝五乙酸(99mTc-DTPA)标记胃内容物后,测定患者平卧或半卧位时口咽部分泌物及深部气管吸出物的放射性水平.留取口咽部、气管吸出物和胃液作培养,1次/2d.可疑VAP者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作细菌定量培养.采用稀有限制区......

    作者:张庆玲;刘明华;刘玉馥;王仙园;府伟灵 刊期: 2004-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