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国内烧伤学术界惟一的全国性权威刊物,由国内外烧伤外科及相关学科著名专家组成编委会。烧伤的重要问题,通常也是内外科的基本问题。杂志力求充分展示本学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注重实用性,讲究可读性。全方位展示本专业的研究进展、临床治疗和护理经验,将整形与康复理念贯穿于烧伤救治全过程,将独到的修复技术应用于各种类型的难治性创面。杂志目前已被《Medline》等10多个国际主要数据库收录,具有较大影响。                

首页>中华烧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烧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9-2587
  • 国内刊号:50-112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医学文摘,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烧伤杂志2018年第06期

“八二”昆山工厂铝粉尘爆炸事故八例特重度烧伤伤员救治分析

柴家科;郑庆亦;李利根;叶胜捷;文仲光;李冀军;王淑君;李东杰;谢文忠;王君龙;海恒林;陈如俊;邵建川;王浩;李强;徐志明;徐立平;肖惠军;周丽梅;冯瑞

关键词:烧伤, 事故, 群体烧伤, 昆山爆炸, 组织协调, 学科协作, 救治经验
摘要:目的 总结群体特重度烧伤伤员救治措施和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一○○医院于2014年8月2日救治的“八二”昆山工厂铝粉尘爆炸事故中8例特重度烧伤伤员的临床资料和救治情况.本组伤员中男4例、女4例;年龄22 ~45(34±7)岁;烧伤总面积55% ~ 98%[(89±15)%]体表总面积(TBSA),Ⅲ度烧伤面积45%~97% [(80±21)%]TBSA;本组伤员均有严重休克、吸入性损伤和冲击伤.按原解放军总后勤部及南京军区的要求,组建了以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柴家科为组长,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郑庆亦为副组长,以解放军第一○○医院为救治基地,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烧伤、呼吸、肾内、护理专家,解放军第一八○医院、解放军第一一八医院、解放军第九八医院、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烧伤专家、护理人员和解放军第八五医院、解放军第四五五医院、解放军第一○一医院、解放军第一一三医院护理人员组成的救治团队,建立了特医组、特护组,采取上级组织协调、组长统一负责、团队分工合作、以烧伤科为主导的多学科协作的救治策略.8例伤员中,除1例在入院前行深静脉置管外,7例均在入院后0.5 ~3.0 h行深静脉置管,尽快纠正低血容量性休克.8例伤员均行气管切开,7例采用小潮气量、低通气压的保护性通气策略行呼吸机辅助呼吸.8例伤员均行1~3次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确定气道损伤的严重性及愈合情况.8例伤员均于伤后3~6d完成第1次四肢切痂+Meek植皮术,4例伤员于伤后11 ~16d行第2次躯干切痂+微粒皮移植+大张异体皮覆盖术.首次抗感染治疗时统一使用广谱抗生素,之后及时调整抗生素.维持内环境稳定,保护脏器功能.每个特护组负责1例伤员.伤员入院时即开始进行心理干预.早期开始康复治疗并贯穿整个治疗过程.结果 伤后36 h内有5例伤员出现急性肾损伤,经积极调整液体复苏方案,至伤后第4天,5例伤员肾功能全部恢复正常.本组伤员均未出现严重肺部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肺部并发症.1例伤员死亡,其余7例均救治成功.2例伤员分别经过2、3次手术,创面于伤后26、27 d基本愈合;5例伤员经4次或5次手术,创面基本愈合.7例伤员创面基本愈合时间为伤后26~64(48±15)d.结论 上级组织协调、组长统一负责、团队分工合作、以烧伤科为主导的多学科协作的救治策略是成功救治本组伤员的基础,尽快纠正休克是救治成功的前提;尽早封闭创面是救治成功的关键;维护、调理脏器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防治并发症等综合治疗措施是救治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群体危重烧伤伤员的救治,烧伤的专科治疗应当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其他相关学科为辅助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