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国内烧伤学术界惟一的全国性权威刊物,由国内外烧伤外科及相关学科著名专家组成编委会。烧伤的重要问题,通常也是内外科的基本问题。杂志力求充分展示本学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注重实用性,讲究可读性。全方位展示本专业的研究进展、临床治疗和护理经验,将整形与康复理念贯穿于烧伤救治全过程,将独到的修复技术应用于各种类型的难治性创面。杂志目前已被《Medline》等10多个国际主要数据库收录,具有较大影响。                

首页>中华烧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烧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9-2587
  • 国内刊号:50-112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医学文摘,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烧伤杂志2013年第02期

外源性一氧化碳释放分子2对大肠杆菌活力及毒力的作用

仇雪枫;刘大东;孙炳伟;梁峰;曹杰

关键词:脓毒症, 大肠杆菌, 基因, 外源性一氧化碳释放分子2
摘要:目的 探讨外源性一氧化碳释放分子2(CORM-2)对大肠杆菌ATCC 25922菌株活力及毒力的作用及可能机制. 方法 (1)体外实验1.将菌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细菌组、细菌+1.2 mmol/L CORM-2组、细菌+1.6 mmol/L CORM-2组、细菌+1.2 mmol/L无活性CORM-2(iCORM-2)组、细菌+ 1.6 mmol/L iCORM-2组,每组样本数为6.细菌组不添加任何物质,其余4组添加相应浓度的CORM-2或iCORM-2.于培养0、3、5、8、10、12、16、20、24、27、30、48 h,测定各组菌液的增殖活性,结果以吸光度值(波长为600 nm)表示;同时进行菌落计数.(2)体外实验2.另取菌株,将其分为细菌组和细菌+0.8 mmol/L CORM-2组,采用基因芯片筛查出大肠杆菌的4个相关基因fliA、dnaK、marA和waaQ进行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各基因表达量.(3)在体研究.另取菌株同体外实验1分组及处理,培养至细菌组菌液的吸光度值(波长600 nm)为0.4时,各组收集0.5 mL菌液.将72只C57BL/6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细菌组、细菌+1.2 mmol/L CORM-2组、细菌+1.6 mmol/L CORM-2组、细菌+1.2 mmol/L iCORM-2组、细菌+1.6 mmol/L iCORM-2组,每组12只.空白对照组小鼠不行任何处理,其余5组小鼠取对应有或无添加物的0.5 mL菌液进行腹腔注射.注射后对后5组小鼠进行大体观察.注射后6、12 h检测后5组小鼠血清中TNF-α、IL-6水平,注射后12 h收集小鼠肝、肺组织标本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空白对照组小鼠行相同检测.对数据进行重复测量设计方差分析、析因设计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 结果 (1)体外实验1.与细菌组和细菌+ 1.2 mmol/L iCORM-2组比较,细菌+1.2 mmol/L CORM-2组多数时相点细菌增殖活性明显受抑,菌落明显数量减少(F值分别为1170.80、217.52,P值均小于0.01);与细菌组和细菌+ 1.6 mmol/L iCORM-2组比较,细菌+1.6 mmol/L CORM-2组多数时相点细菌增殖活性亦明显受抑,菌落数量亦明显减少(F值分别为7948.34、14 432.85,P值均小于0.01).(2)体外实验2.q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细菌组比较,细菌+0.8 mmol/L CORM-2组fliA基因表达下调,dnaK、marA和waaQ基因表达上调(t值分别为30.28、-165.54、-168.88、-187.28,P值均小于0.01).(3)在体研究.细菌组和细菌+ 1.2 mmol/L iCORM-2组、细菌+1.6 mmol/L iCORM-2组小鼠出现诸如精神萎靡、呼吸急促等症状,细菌+ 1.2 mmol/L CORM-2组、细菌+1.6 mmol/L CORM-2组小鼠上述症状轻微或不明显.注射后6h,细菌组、细菌+1.2 mmol/L iCORM-2组小鼠血清TNF-α、IL-6水平分别为(647.3±3.8) pg/mL、(3.44±0.22) ng/mL以及(639.3±0.8)pg/mL、(2.47±0.32)ng/mL,明显高于细菌+ 1.2 mmol/L CORM-2组[(124.6±10.7) pg/mL、(1.03 ±0.16)ng/mL,t值为15.22~84.03,P值均小于0.01].与细菌组和细菌+1.6 mmol/L iCORM-2组比较,注射后6、12 h细菌+1.6 mmol/L CORM-2组小鼠血清TNF-α、IL-6水平亦均明显降低(t值为19.27~245.34,P值均小于0.01).注射后12 h,细菌+1.2 mmol/L CORM-2组小鼠肝、肺组织中MPO活性明显低于细菌组、细菌+ 1.2 mmol/L iCORM-2组,细菌+1.6 mmol/L CORM-2组小鼠肝、肺组织中MPO活性亦明显低于细菌组、细菌+ 1.6 mmol/L iCORM-2组(t值分别为17.36~18.92、2.35 ~3.61,P值均小于0.01).结论 CORM-2能够明显抑制大肠杆菌的活力和毒力,其抑制作用可能与其调节大肠杆菌部分重要的靶基因(fliA、dnaK、marA和waaQ)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