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国内烧伤学术界惟一的全国性权威刊物,由国内外烧伤外科及相关学科著名专家组成编委会。烧伤的重要问题,通常也是内外科的基本问题。杂志力求充分展示本学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注重实用性,讲究可读性。全方位展示本专业的研究进展、临床治疗和护理经验,将整形与康复理念贯穿于烧伤救治全过程,将独到的修复技术应用于各种类型的难治性创面。杂志目前已被《Medline》等10多个国际主要数据库收录,具有较大影响。                

首页>中华烧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烧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9-2587
  • 国内刊号:50-112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医学文摘,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烧伤杂志2012年第02期

重度烧伤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10含量变化与脓毒症发生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周华;涂家金;黄毅;陈星光;邓勇军

关键词:烧伤, 脓毒症,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预后
摘要:目的 观察重度烧伤患者血清IL-6、IL-10含量的变化,探讨其与脓毒症发生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 选择2007年3月-2011年3月笔者单位收治的160例大面积严重烧伤成年患者,伤后(1.0±6.0)h入院.根据患者脓毒症发生及死亡情况,将其分为非脓毒症组112例、脓毒症存活组36例、脓毒症死亡组12例,后2组患者脓毒症发生时间为伤后(9±5)d,脓毒症死亡组于伤后(18±4)d死亡.另选择20例成年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统计比较4组受试人员的年龄、3组患者烧伤总面积和Ⅲ度烧伤面积.于各例患者入院后(伤后1d)至伤后20 d每日采血分离血清,用ELISA法测定IL-6、IL-10含量;同法采集健康对照组人员血液检测此2项指标.受试者一般资料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IL-6、IL-10含量数据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及SNK法(q检验).结果 (1)3组烧伤患者与健康对照组人员年龄接近(F =2.090,P>0.05),2个脓毒症组患者烧伤总面积明显大于非脓毒症组(q检验P值均小于0.05),脓毒症死亡组烧伤总面积明显大于脓毒症存活组(q检验P <0.05).2个脓毒症组Ⅲ度面积明显大于非脓毒症组(q检验P值均小于0.05).(2)3组患者伤后1 ~20 d血清IL-6含量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伤后1~7d3组患者IL-6含量接近(F值为0.188 ~2.897,P值均大于0.05).伤后第4天起非脓毒症组IL-6含量开始下降;13 d起脓毒症存活组IL-6含量逐渐下降,而同期脓毒症死亡组IL-6含量继续升高.伤后8d起,非脓毒症组IL-6含量[第8天为(262±25) pg/mL]明显低于脓毒症存活组[第8天为(287±38) pg/mL,q检验P<0.05]和脓毒症死亡组[第8天为(299±22) pg/mL,q检验P<0.05].伤后13 d起,脓毒症存活组IL-6含量[第13天为(300±33) pg/mL]明显低于脓毒症死亡组[第13天为(338±22) pg/mL,q检验P <0.05].(3)3组烧伤患者各时相点IL-10含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伤后1~5d,3组烧伤患者该指标水平接近(F值为1.802 ~2.538,P值均大于0.05);第6天起,非脓毒症组IL-10含量明显低于脓毒症死亡组(q检验P值均小于0.05).伤后第8天,脓毒症存活组IL-10含量为(54±19)pg/mL,显著低于脓毒症死亡组[ (91±23) pg/mL,q检验P<0.05],根据此结果计算出IL-10含量临界值设为77 pg/mL时,灵敏度(83.33%,10/12)与特异度(91.67%,33/36)之和减1值大,可用于判断脓毒症结局. 结论 在烧伤患者年龄相近的情况下,脓毒症的发生和结局与烧伤面积、深度有关.血清IL-6、IL-10含量在烧伤脓毒症发病机制中均起重要作用.早期IL-6含量不宜用于判断脓毒症患者预后;早期IL-10含量持续高于77 pg/mL提示患者预后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