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国内烧伤学术界惟一的全国性权威刊物,由国内外烧伤外科及相关学科著名专家组成编委会。烧伤的重要问题,通常也是内外科的基本问题。杂志力求充分展示本学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注重实用性,讲究可读性。全方位展示本专业的研究进展、临床治疗和护理经验,将整形与康复理念贯穿于烧伤救治全过程,将独到的修复技术应用于各种类型的难治性创面。杂志目前已被《Medline》等10多个国际主要数据库收录,具有较大影响。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烧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烧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9-2587
- 国内刊号:50-112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医学文摘,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哥白尼索引(波兰)
负压技术用于伤口治疗的现状
周业平
关键词:负压伤口疗法, 伤口愈合
摘要:近十几年来,负压技术在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共同推动下得到迅速发展,虽然对烧(创)伤等急慢性伤口的治疗具有积极作用,但在临床应用中也表现出一些不足。为进一步了解并更好地开展相关治疗工作,本文对这项技术作一简要回顾与展望。1 负压伤口治疗技术的发展过程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有应用负压技术治疗难愈性伤口的文献报道。1985年,美国医师Chariker和Jeter用纱布包裹引流管置入伤口内,盖上透明密封贴膜并将引流管连接到负压泵治疗肠瘘患者,取得较好疗效。这种治疗方式与近年来国内开展的套装治疗方式相似。1986年,俄国医师Kostiuchenok 等和Davydov等应用外科清创结合负压吸引治疗感染创面,研究表明创面细菌负荷降低,创面愈合明显加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