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国内烧伤学术界惟一的全国性权威刊物,由国内外烧伤外科及相关学科著名专家组成编委会。烧伤的重要问题,通常也是内外科的基本问题。杂志力求充分展示本学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注重实用性,讲究可读性。全方位展示本专业的研究进展、临床治疗和护理经验,将整形与康复理念贯穿于烧伤救治全过程,将独到的修复技术应用于各种类型的难治性创面。杂志目前已被《Medline》等10多个国际主要数据库收录,具有较大影响。                

首页>中华烧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烧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9-2587
  • 国内刊号:50-112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医学文摘,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烧伤杂志2011年第04期

植皮家兔经微针阵列给药技术给予神经生长因子透皮效果观察

陈海滨;吴志宏;张立超

关键词:植皮片, 家兔, 微针阵列, 经皮给药技术, 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药业有限公司, 第二军医大学, 注射法, 亲水性大分子药物, NGF, 显微成像系统, ELISA试剂盒, 免疫组织化学, 感觉神经末梢, 新西兰白兔, 数码照相机, 冰冻切片机, Leica, 治疗系统, 阵列密度
摘要:自体大张皮片移植是临床上修复皮肤缺损的重要手段,但植皮区遗留的感觉障碍不仅影响功能,还易导致二次损伤。临床研究表明,植皮区注射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NGF)可促进该区域感觉神经末梢再生,使移植皮片的感觉较早恢复[1]。但皮下注射法存在操作繁琐、需要多点注射以及组织中NGF分布不均等问题。微针阵列经皮给药技术是近10年发展起来的药物促透技术,通过刺透角质层形成大量阵列微孔,增加亲水性大分子药物的透皮效率,具有给药方便,无痛,药物分布均匀、平稳持久的特点[2]。笔者拟对该技术能否取代注射法用于移植皮片进行观察。1 材料与方法1.1 动物、主要试剂及仪器来源健康雄性新西兰白兔13只,购自第二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体质量2.5~3.0 kg。注射用NGF冻干粉[苏肽生,舒泰神(北京)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60023],10 g/L卡波姆940水凝胶(第二军医大学药理学教研室),NGF的ELISA试剂盒、NGF免疫组织化学试剂盒(美国Chemicon公司)。微针治疗系统(Dermaroller(R),微针长度1 mm,阵列密度约每平方厘米30针,广东奇福微针滚轮有限公司,以下称为“微针滚轮”),Infinite M200型多功能酶标仪(瑞士Tecan 公司),LEICA CM 1900型冰冻切片机(德国Leica公司),Nikon 80i型显微成像系统(日本尼康公司),Canon IXUS9515 型数码照相机[佳能(中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