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国内烧伤学术界惟一的全国性权威刊物,由国内外烧伤外科及相关学科著名专家组成编委会。烧伤的重要问题,通常也是内外科的基本问题。杂志力求充分展示本学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注重实用性,讲究可读性。全方位展示本专业的研究进展、临床治疗和护理经验,将整形与康复理念贯穿于烧伤救治全过程,将独到的修复技术应用于各种类型的难治性创面。杂志目前已被《Medline》等10多个国际主要数据库收录,具有较大影响。                

首页>中华烧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烧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9-2587
  • 国内刊号:50-112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医学文摘,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烧伤杂志2009年第05期

真皮组织微观化重建的探索性研究

姜育智;丁桂甫;陆树良

关键词:计算机, 分子, 细胞黏附, 真皮模板, 微纳米印刷, 桥墩样结构阵列培养基质, 细胞
摘要:目的 从微观角度探讨真皮基质三维结构对Fb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借鉴平面几何、三角函数分析真皮组织三维结构,按照真皮组织由黏附成分和非黏附成分组成的原理,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不同参数具有细胞黏着作用的点状结构阵列;运用微图案印刷和分子自组装法,建立4种(8μm×3 μm、间距6 μm,16 μm×3μm、间距6 μm,16 μm×5μm、间距8 μm,20 μm×3 μm、间距2 μm)具有细胞黏附点的桥墩样结构阵列细胞培养基质(MPGCC)培养人Fb,以无MPGCC培养的Fb为对照.利用免疫组织化学、荧光免疫组织化学、噻唑蓝法、羟脯氨酸含量测定法,检测培养Fb中骨架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细胞活力和细胞分泌情况.结果 数学推导结果提示,真皮组织三维结构可用MPGCC进行模拟.用上述4种规格MPGCC培养的Fb其α-SMA表达百分率依次为(49±3)%、(61±3)%、(47±4)%、(51±3)%,与对照组(12±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b活力依次为0.12±0.03、0.13±0.04、0.14±0.03、0.19±0.03,与对照组0.35±0.04比较显著下降(P<0.05);羟脯氨酸含量依次为(0.95±0.04)、(0.87±0.03)、(0.81±0.03)、(0.77±0.03)μg/mg,与对照组(0.53±0.03)μg/mg比较显著上升(P<0.05).通过调整桥墩角度和桥墩间阵列参数,4组阵列相互对比,α-SMA表达、细胞活力和羟脯氨酸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GCC可能是真皮模板的基本功能单位或称为真皮模板单元,不同的真皮组织三维环境可产生不同的模板效应和创面愈合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