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国内烧伤学术界惟一的全国性权威刊物,由国内外烧伤外科及相关学科著名专家组成编委会。烧伤的重要问题,通常也是内外科的基本问题。杂志力求充分展示本学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注重实用性,讲究可读性。全方位展示本专业的研究进展、临床治疗和护理经验,将整形与康复理念贯穿于烧伤救治全过程,将独到的修复技术应用于各种类型的难治性创面。杂志目前已被《Medline》等10多个国际主要数据库收录,具有较大影响。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烧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258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20/R
邮发代号: 78-13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560.00
杂志荣誉 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烧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9-2587
- 国内刊号:50-1120/R
- 出版周期:月刊
-
血清降钙素原对特重度烧伤脓毒症患者预后的意义
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在特重度烧伤脓毒症患者中的变化,探讨其对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单位2014年8月2日收治的江苏省昆山市铝粉尘爆炸事故中的13例特重度烧伤脓毒症患者,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5例和存活组8例.比较2组患者入院第1个24h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Ⅱ(APACHEⅡ)评分和序贯性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比较2组患者入院第1、2、3、4周血清PCT水平、血清C反......
作者:杨新静;金钧;徐华;赵大国;孙雪;刘盛兰;郭强 刊期: 2016- 03
-
成批烧伤患者院内早期急救与分流实践
目的分析与总结昆山铝粉尘爆炸事故中成批烧伤患者院内早期急救与分流的经验.方法2014年8月2日江苏省昆山市某企业发生铝粉尘爆炸事故,伤后2h内将107例烧伤患者送至笔者单位.医院立即启动Ⅰ级应急预案,成立指挥组与4个专科救治小组,并将患者分流入各病区,每个病区安置5例患者.在各小组指导下,由各科室主任及护士长带队抢救各病区患者.其中,指挥组制订早期统一救治方案、早期院内分流方案、后期院外分流指征及......
作者:肖贵喜;吴晓阳;于冶;贾立平;胡亮;包亚明;吕庆兵;陆静;陆晓蔚 刊期: 2016- 03
-
严重烧伤早期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可行性及疗效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目的观察并初步评价在严重烧伤早期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笔者单位2013年1月-2015年7月收治且符合入选标准的41例严重烧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并结合患者个人意愿分为常规治疗组21例和血液净化组20例.常规治疗组患者按照严重烧伤救治原则给予常规治疗;血液净化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入院后及时进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模式的血液净化治疗,持续至伤后72h.伤后1、......
作者:刘峰;黄正根;彭毅志;吴军;贺伟峰;袁志强;张家平;罗奇志;颜洪 刊期: 2016- 03
动态资讯
- 1 逆行缝匠肌肌皮瓣修复小腿难愈创面
- 2 三种方法制作人脱细胞真皮基质的生物学特性比较
- 3 小儿烧伤并发惊厥46例临床分析
- 4 竹签导致小腿慢性难愈性创面一例
- 5 半导体激光照射辅助治疗创面疗效观察116例
- 6 人胎儿表皮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及基因转染
- 7 雾化吸入乌司他丁对内毒素/脂多糖致兔急性肺损伤早期的作用
- 8 大黄对烫伤大鼠胃肠激素变化的影响
- 9 迎接新时代:中国烧伤医学60年思考
- 10 BurnCalc人体三维扫描系统在烧伤创面面积评估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 11 血清降钙素原对烧伤脓毒症患者预后的意义
- 12 烧伤病房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基因分析
- 13 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对大鼠创面哺乳动物西罗莫司靶蛋白信号通路的作用
- 14 结核性创面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 15 烧伤创面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和耐药谱分析
- 16 调节性T淋巴细胞在烧创伤及脓毒症中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 17 银离子抗菌特性及其在创面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18 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儿童重度烧伤的效果观察
- 19 同源盒B2基因在内皮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内皮细胞放射损伤的保护作用
- 20 生长激素治疗烧伤的系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