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国内烧伤学术界惟一的全国性权威刊物,由国内外烧伤外科及相关学科著名专家组成编委会。烧伤的重要问题,通常也是内外科的基本问题。杂志力求充分展示本学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注重实用性,讲究可读性。全方位展示本专业的研究进展、临床治疗和护理经验,将整形与康复理念贯穿于烧伤救治全过程,将独到的修复技术应用于各种类型的难治性创面。杂志目前已被《Medline》等10多个国际主要数据库收录,具有较大影响。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烧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258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20/R
邮发代号: 78-13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560.00
杂志荣誉 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烧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9-2587
- 国内刊号:50-1120/R
- 出版周期:月刊
-
逆行缝匠肌肌皮瓣修复小腿难愈创面
小腿中、上段遭受严重损伤往往导致骨、肌腱、韧带等组织暴露,或骨感染、骨缺损及慢性骨髓炎,创面经久不愈.清创后用各种血运丰富的组织瓣进行修复十分必要.2007年1月-2009年12月,笔者单位应用逆行缝匠肌肌皮瓣修复11例患者小腿难愈创面,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沈余明;于东宁;胡骁骅;黎明;张国安 刊期: 2011- 03
-
小分子RNA干扰Smad3基因对人增生性瘢痕的作用
近年来对于增生性瘢痕形成机制的研究较多,TGF-β信号转导的中介分子Smad家族,位于TGF-β家族配体-受体信号转导系统的下游,通过调控核内靶基因的转录控制创面愈合和病理性瘢痕形成[1-2].本研究中,笔者利用小分子RNA干扰技术特异性抑制Smad3基因的表达,观察其对瘢痕增生和Ⅰ、Ⅲ型胶原合成等的影响,为进一步临床应用基因治疗瘢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作者:王爱丽;吴志宏;杨平;徐顺;顾耀辉;黄静;陈波;贾卿 刊期: 2011- 03
-
瘢痕防治的临床方案及国际推荐意见
瘢痕防治一直是现代医学的难题,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不仅影响美观,甚至导致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国内开展瘢痕治疗较为滞后,20世纪90年代以前以手术和物理治疗为主,之后借鉴国外的综合治疗方式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缺乏统一和规范.本文旨在介绍瘢痕防治的临床方案及国际推荐的防治策略.......
作者:黄国锋;夏照帆 刊期: 2011- 03
-
纳米银的抗菌和毒性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
纳米银(Nano-Ag)作为一种新型的人工抗菌材料,具有粒径微小、表面积大、活性大、熔点低的特点,其抗菌活性远大于传统的Ag+抑菌剂.纳米银在临床应用及动物实验方面已取得了较为肯定的抗菌效果.同时,纳米银的生物安全性逐渐受到重视,其细胞毒性评价目前已经基本被学术界认同.但在国内外有关纳米银细胞毒性的绝大多数研究中,并未规范性地提及低有效抑(杀)菌浓度,而是将细胞暴露于高浓度的Ag+或纳米银环境中,......
作者:有传刚;韩春茂;王新刚;孙华凤;胡信雷 刊期: 2011- 03
-
血必净对严重烧伤患者早期全身炎症反应的影响
研究表明,血必净(主要成分为赤芍、川芎、丹参、红花和当归)能有效拮抗内毒素,下调促炎介质水平,调节免疫反应[1],减轻各种炎症介质对主要脏器功能的损害,避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进一步向MODS发展.笔者选用TNF-α、IL-6作为检测指标,观察血必净对严重烧伤早期SIRS的治疗作用.......
作者:张庆洋;孙建平;王永军;张水良 刊期: 2011- 03
-
参麦注射液对严重烫伤家兔早期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
早期血管内皮细胞(VEC)在维持微循环结构和功能方面具有关键作用.烧伤后VEC调节血管张力功能受损,释放血管收缩物质(内皮素)多于血管舒张物质(NO),而且内皮素/NO比值升高[1].本实验观察参麦注射液对严重烫伤家兔早期内皮素1和NO含量的影响,并分析其相关机制.......
作者:黄金华;陈银兵;周羽;徐刚;刘亦峰;周杰 刊期: 2011- 03
-
大鼠股薄肌早期压疮局部腺苷三磷酸酶活性与兰尼碱受体1mRNA表达
目的了解ATP酶活性与兰尼碱受体1(RyR1)mRNA表达变化在早期压疮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12只:(1)未施压组,大鼠股薄肌部位未施予压强.(2)3次缺血再灌注(IR)组,用特制压力装置对大鼠一侧大腿股薄肌持续施压(22.47kPa)2.0h模拟缺血状态,继而停止施压0.5h模拟再灌注变化,如此进行3次即完成3个IR循环.(3)5次IR组,......
作者:姜丽萍;王艳艳;张纯瑜;孙艳 刊期: 2011- 03
-
人参皂苷单体Re对大鼠心肌细胞缺氧的作用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单体Re对大鼠心肌细胞缺氧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SD大鼠乳鼠心肌细胞原代培养,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6个样本.正常对照组细胞常规培养;缺氧对照组细胞常规培养48h再缺氧培养12h;另外3组细胞先常规培养48h,分别用20、40、80g/L人参皂苷单体Re预处理30min再缺氧12h,相对应设为单体Re低、中、高浓度组.采用ELISA法检测心肌细胞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
作者:李学锋;石小花;罗奇志 刊期: 2011- 03
-
急诊清创移植皮瓣修复手深度烧伤创面疗效观察
手部结构精细、功能特殊,一旦发生深度烧伤常累及肌腱、神经、骨关节等组织,且易出现继发性出血和感染,治疗难度较大;创面愈合后往往因瘢痕增生挛缩出现较严重手部功能障碍,给患者生活、工作造成极大痛苦和心理负担.治疗时除修复创面外更应注重功能重建,早期清除坏死组织、运用各种类型皮瓣修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既能保护间生态组织、防止继发性感染和出血,也有利于功能恢复和重建,可以有效降低伤残率和截肢(指)率.20......
作者:杨敏烈;赵庆国;吕国忠;储国平;俞舜;秦宏波;丁羚涛 刊期: 2011- 03
-
磨痂术在深Ⅱ度烧伤创面早期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深Ⅱ度烧伤一直是烧伤外科学领域研究与治疗的重点和难点[1].尽早去除坏死组织,可有效减轻烧伤创面过度炎症反应,避免创面加深,促进创面较好愈合,减轻瘢痕形成.临床上,去除深Ⅱ度烧伤坏死组织的方法有多种,如:削痂、酶或中药溶痂、激光或超声物理清创等.近年来,磨痂术在深Ⅱ度烧伤创面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磨痂术在烧伤创面早期处理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冯永强;王德昌;霍然;薛文君 刊期: 2011- 03
动态资讯
- 1 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重度吸入性损伤六例
- 2 治疗Ⅳ度烧伤26例
- 3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与其受体对糖尿病创面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 4 转化生长因子β1对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
- 5 蛋白激酶C在肾上腺素抑制人正常皮肤及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 6 严重烧伤患者休克期并发脓毒症的临床分析
- 7 皮肤扩张后表皮干细胞异位现象初步研究
- 8 不同液体复苏方案对猪严重烧伤休克期肾功能的影响
- 9 胸腹大腿联合皮瓣修复上肢大面积深度烧伤一例
- 10 460纳米可见光通过激活前噬菌体途径抑制抗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
- 11 烧伤休克期液体复苏与羟乙基淀粉的应用——文献阅读分析后的思考
- 12 创新驱动是学科建设的原始动力:解放军第三○九医院烧伤整形科发展之路
- 13 烧伤深度估计
- 14 健康人粪便过滤液灌肠治疗肠道菌群失调51例
- 15 大面积烫伤伴先天性QT延长综合征发作一例
- 16 增生性瘢痕相关新候选蛋白P311的研究进展
- 17 电烧伤并发多发性脑梗死一例
- 18 手术矫治马方综合征蜘蛛样指畸形挛缩一例
- 19 热压伤48例临床分析
- 20 不同种属脱细胞真皮与自体皮复合移植的比较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