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国内烧伤学术界惟一的全国性权威刊物,由国内外烧伤外科及相关学科著名专家组成编委会。烧伤的重要问题,通常也是内外科的基本问题。杂志力求充分展示本学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注重实用性,讲究可读性。全方位展示本专业的研究进展、临床治疗和护理经验,将整形与康复理念贯穿于烧伤救治全过程,将独到的修复技术应用于各种类型的难治性创面。杂志目前已被《Medline》等10多个国际主要数据库收录,具有较大影响。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烧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258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20/R

邮发代号: 78-13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560.00

杂志荣誉 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烧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烧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9-2587
  • 国内刊号:50-112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医学文摘,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烧伤杂志2011年第2期文章
  • 调节性T淋巴细胞与严重烧伤脓毒症

    许多资料显示,大面积烧伤并发的脓毒症来势凶猛,病情进展迅速,患者病死率高,给临床救治工作带来极大困难.及时诊断、有效预防和治疗烧伤脓毒症,是提高严重烧伤救治成功率的关键.随着对感染病理生理过程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对烧伤后脓毒症的发病机制有了新的了解.......

    作者:姚咏明;黄立锋 刊期: 2011- 02

  • 烧伤患者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现状和对策

    不动杆菌自1911年被发现以来,已确定至少有32个不同种类,其中大部分不致病,广泛分布于自然环境中,并可寄生于健康人体.鲍氏不动杆菌属于莫拉菌科的革兰阴性非发酵杆菌,感染范围包括呼吸道、血液、皮肤和软组织以及各类植入性医疗器材等.在过去10年内,鲍氏不动杆菌表现出多药耐药或泛耐药性,已成为ICU、烧伤病房细菌感染的重要病原菌,是全球面临的临床棘手问题.为此,笔者结合本团队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经验,分......

    作者:郇京宁;唐佳俊 刊期: 2011- 02

  • 黄芪多糖对分泌白细胞介素12树突细胞亚群的免疫调控效应与机制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APS)对分泌IL-12树突细胞(DC)亚群CD11chighCD45RBlowDC功能的影响.方法磁珠分选技术获得BALB/c小鼠脾脏CD11chighCD45RBlowDC和CD4+T淋巴细胞.在CD11chighCD45RBlowDC中加入不同浓度APS(50、100、200μg/mL)处理,以不加APS的细胞作为对照,应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2水平,流......

    作者:刘庆阳;姚咏明 刊期: 2011- 02

  • 烫伤大鼠肠系膜淋巴结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凋亡变化

    严重烧(创)伤后肠道细菌、内毒素可经淋巴、血液途径移位,肠集合淋巴结生发中心大量淋巴细胞凋亡[1],提示肠道免疫屏障受损.笔者拟观察细菌经淋巴途径移位后一个环节--肠系膜淋巴结(MLN)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凋亡情况,以了解肠源性感染时淋巴途径免疫状态.......

    作者:冯永强;王德昌;王坤;冷向锋;肖虎;郭丹凤 刊期: 2011- 02

  • 高温环境对烫伤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我国南方地区夏季漫长,极端气温达38~40℃甚至更高,在该环境下机体会产生一系列不同于常温环境下的改变.目前关于普通环境温度下烧伤免疫的研究报道较多[1-2],但对高温气候下烧伤免疫的变化了解较少.笔者对此进行动物实验研究,拟为高温气候下烧伤救治提供参考.......

    作者:朱童;詹剑华;游浩元;孙俊锋;罗锦花 刊期: 2011- 02

  • 肠源性内毒素损害防治策略思考

    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之一,于1892年被发现并命名[1].直至1970年,人们才认识到内毒素在脓毒症中的重要作用并尝试进行治疗[2-3],但没有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4-5].肠道是人体大的细菌及内毒素储存库,在病理状况及使用抗生素治疗过程中内毒素被大量释放,穿过通透性增高的肠黏膜移位入血,诱发严重全身性内毒素损害,导致休克和MOF.因此防治重症感染的主要着力点,应放在能否早期有效控制......

    作者:马思远;张雅萍 刊期: 2011- 02

  • 烧伤病房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及抗菌药使用变化

    目的了解烧伤病房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和抗菌药物使用变化,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缓解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程度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05年1月-2009年12月笔者单位5717例住院患者创面、导管、血液、大便、尿液、痰液标本,行细菌培养.计算各年标本送检率与细菌检出情况.分析5年间球菌与杆菌菌株数之比、细菌分布情况、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对细菌耐药率和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行相关分析.用WHONET......

    作者:窦懿;章雄;张勤;施燕 刊期: 2011- 02

  • Nrf2因子在烫伤脓毒症大鼠免疫脏器中的表达

    研究表明,核转录因子Nrf2是脓毒症中调节氧化应激的关键因子[1],对许多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基因均有特异性调控作用.本研究以烫伤合并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大鼠模拟烫伤脓毒症模型,观察Nrf2在烫伤脓毒症大鼠各免疫脏器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可能机制.......

    作者:周建大;钟石;徐毅;陈孜孜;张依蕾;童晓轩;罗成群;贺全勇;李万猛 刊期: 2011- 02

  • 烧伤病房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趋势和同源性分析

    目的监测烧伤病房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趋势和同源性情况.方法收集2008年11月-2009年2月、2010年6-9月笔者单位住院烧伤患者创面、血液和静脉导管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26株,采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该菌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等13种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用重复序列PCR法检测基因分型.对细菌耐药率数据进行x2检验.结果(1)26株鲍氏不动杆菌中多药耐药菌株16株、泛耐药菌株9株,菌株对庆大霉素......

    作者:孙珍;向军;宋菲;郇京宁 刊期: 2011- 02

  • 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途径在巨噬细胞生成促炎因子中的作用

    目的了解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途径在介导巨噬细胞促炎因子产生中的作用和初步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体外培养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株RAW264.7分为4组,每组3个培养皿,均采用含体积分数10%FBS的DMEM培养液培养.(1)空白对照组:常规培养6h,不加任何刺激因素.(2)ZD7155组:预先用含38μmol/L特异性AT1R拮抗剂ZD7155的培养液作用......

    作者:郭峰;陈旭林;王飞 刊期: 2011-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