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国内烧伤学术界惟一的全国性权威刊物,由国内外烧伤外科及相关学科著名专家组成编委会。烧伤的重要问题,通常也是内外科的基本问题。杂志力求充分展示本学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注重实用性,讲究可读性。全方位展示本专业的研究进展、临床治疗和护理经验,将整形与康复理念贯穿于烧伤救治全过程,将独到的修复技术应用于各种类型的难治性创面。杂志目前已被《Medline》等10多个国际主要数据库收录,具有较大影响。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烧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258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20/R

邮发代号: 78-13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560.00

杂志荣誉 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烧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烧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9-2587
  • 国内刊号:50-112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期刊收录: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医学文摘,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烧伤杂志2006年第2期文章
  • 解毒烧伤膏对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中白细胞介素8、10表达的影响

    解毒烧伤膏能不同程度地促进浅Ⅱ、深Ⅱ度烧伤和残余创面的愈合,无明显不良反应[1].为进一步探讨其在促进创面愈合过程中的分子机制,笔者进行了下述实验.......

    作者:赵李平;利天增;徐盈斌;祁少海;柯昌能;张涛;谢举临 刊期: 2006- 02

  • 烫伤后豚鼠回肠血管活性肠肽免疫反应性神经的改变

    烧伤后机体的消化系统会发生一系列的改变,如胃肠血流减少、肠黏膜屏障功能降低、分泌和蠕动功能减弱,从而导致应激性溃疡、肠麻痹及肠源性感染发生[1,2].血管活性肠肽(VIP)是一种对胃肠血流和分泌功能有重要调节作用的肽类神经递质,但有关回肠VIP能神经在烫伤后的变化及其与胃肠功能的关系,尚鲜见报道.为此,笔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结合半定量测定的方法,观察烫伤后豚鼠回肠VIP免疫反应性(VIP-IR)......

    作者:雷亚宁;丁友梅;任艳华;刘芬;张军明;钱旭;郑裕勇 刊期: 2006- 02

  • 大鼠烫伤后肾脏组织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活化及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的变化

    严重烧伤后早期常出现肾脏器质性损伤和功能不全[1],大量的炎性介质是引起烧伤后肾脏损伤的主要原因.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的激活在介导炎性介质的产生和释放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被活化的p38MAPK引起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大量产生[3],而TNF-α又是细胞因子网络中心之一,可导致多种细胞因子的释放.本研究观察了严重烫伤大鼠伤后早期肾脏组织p38MAPK的活化及血浆......

    作者:李国辉;徐庆连 刊期: 2006- 02

  • Toll样受体4研究进展

    Toll样受体(Tolllikereceptor,TLR)是近几年发现的一类天然免疫受体,其分布十分广泛,主要表达于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多形核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等表面,属于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recognitionreceptor,PRR),可对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molecularpatterns,PAMP)进行识别......

    作者:华荣;荣新洲 刊期: 2006- 02

  • 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诱导皮肤移植免疫耐受的研究进展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是一类重要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虽然在体内的数量较少,但是其强大的抗原呈递和处理功能在机体的免疫反应中起重要的作用.DC的发育分化过程伴随着其由未成熟的前体细胞向成熟细胞的转变,未成熟的DC(immaturedendriticcell,imDC)与成熟DC(maturedendriticcell,mDC)在表型特征以及生物学功能上都有区别,而imDC大的......

    作者:王永权;彭毅志 刊期: 2006- 02

  • 提高人工复合皮修复能力的新策略

    寻求理想的皮肤替代物,可为大面积烧伤患者提供足够的皮源以提高救治成功率;改善中、小面积烧(创)伤患者创面修复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存能力等,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细胞学、材料学、组织工程学的发展,各种生物敷料和皮肤替代物相继出现,为实现皮肤的修复与再生带来了巨大的希望.具有表皮和真皮结构的复合皮(compositeskin,CS),是当前皮肤组织工程学的研究热点.目前虽然在CS的研究上取得了一些进......

    作者:柯昌能;徐盈斌;利天增 刊期: 2006- 02

  • 关于烧伤感染防治的几点思考

    细菌性感染依然是大面积烧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防治感染仍是救治的重要课题[1].现就烧伤病程中与感染防治相关的几个环节与同道进行讨论和商榷.......

    作者:陈玉林 刊期: 2006- 02

  • 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感染或定植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患者48例分析

    目的分析ICU患者下呼吸道检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常见因素,探讨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定植、感染及其转归.方法将笔者单位ICU2004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48例痰培养有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生长的患者进行定植或感染的初步诊断后,回顾性分析比较其在院内采取的各项措施、病情发展等,并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进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将敏感药物用于上述48例患者的治疗.结果48例患者中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者32例、......

    作者:卓超;李小青 刊期: 2006- 02

  • 腹内高压致肠黏膜屏障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腹内压(IAP)及其不同持续时间对兔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1)取9只新西兰兔,制成腹内高压(IAH)模型(IAH模型组),将其IAP分别升至10、20、30mmHg(1mmHg=0.133kPa),维持1h后记录肠黏膜血流量.另检测正常对照组兔(3只)的该项指标.(2)同前分组及设定IAP.维持IAP1.5h后,两组兔均以异硫氰酸荧光素-葡聚糖(FITC-D)及Ⅱ型辣根过氧化......

    作者:程君涛;肖光夏;冯智;李小毅 刊期: 2006- 02

  • 烧伤患者细菌学调查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通过对烧伤患者的细菌学调查情况及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从2002年1月-2004年12月笔者单位收治的烧伤患者创面、血、痰及尿液等标本中分离出431株细菌,用纸片琼脂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就其中数量较多的5种细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检出的细菌中革兰阴性(G-)杆菌占71%,革兰阳性(G+)球菌占29%.数量较多的5种细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占36%,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7%,......

    作者:魏迪南;刘军 刊期: 2006-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