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国内烧伤学术界惟一的全国性权威刊物,由国内外烧伤外科及相关学科著名专家组成编委会。烧伤的重要问题,通常也是内外科的基本问题。杂志力求充分展示本学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注重实用性,讲究可读性。全方位展示本专业的研究进展、临床治疗和护理经验,将整形与康复理念贯穿于烧伤救治全过程,将独到的修复技术应用于各种类型的难治性创面。杂志目前已被《Medline》等10多个国际主要数据库收录,具有较大影响。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烧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258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20/R
邮发代号: 78-13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560.00
杂志荣誉 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烧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9-2587
- 国内刊号:50-1120/R
- 出版周期:月刊
-
脂肪组织与创伤修复
皮肤浅层创伤时,创面愈合主要由表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等参与修复,而当创伤累及真皮深层和脂肪组织时,脂肪细胞是否参与了修复过程呢?皮肤的三维结构显示,在大部分区域,真皮-脂肪界面是不平坦的,脂肪以一系列规则而紧密的穹隆凸入真皮,称为脂肪穹隆.Matsumura等[1]观察到增生性瘢痕只出现在含有脂肪穹隆的皮肤处,如面颊、颈、胸、腹、背、臀部、前臂、手背、大腿、小腿、足背、耳轮、耳垂等部位......
作者:王西樵;陆树良 刊期: 2006- 01
-
增生性瘢痕相关新候选蛋白P311的研究进展
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scar,HS)是皮肤创伤不完全修复过程中的过度纤维化所致,其产生决定于炎性反应的范围与持续时间、作用于瘢痕组织的张力以及个体遗传表型等因素[1].既往研究表明,成纤维细胞或肌成纤维细胞在纤维化发生和瘢痕形成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关于参与其中的调控基因及其信号转导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
作者:袁顺宗;吴军 刊期: 2006- 01
-
成批烧伤并发丙型肝炎的原因分析
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为肠道以及血液制品.笔者单位曾救治一批烧伤患者,住院期间大部分感染了丙型肝炎病毒(HCV),现将其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蒋永能;张捷;王会军;赵炳瑜;鲁冰 刊期: 2006- 01
-
烧伤临床研究--一个值得重视和加强的领域
医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改进预防、诊断和治疗的方法以及了解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更好地为增进人类身心健康服务.临床研究是医学研究中一个极其重要、不可替代的关键组成部分和中心环节.......
作者:贾赤宇 刊期: 2006- 01
-
纳米晶体银敷料治疗烧伤后残余创面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纳米晶体银敷料在治疗烧伤后残余创面、控制感染方面的疗效和安全性,从而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入选患者98例166个残余创面,采用随机、盲法、多中心、阳性平行对照的试验设计.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83处创面)参照伤口形状剪切大小合适的纳米晶体银敷料覆盖创面,对照组(83处创面)常规外用磺胺嘧啶银.观察至创面完全愈合或用药20d时终止试验.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愈合率及药物抗感染效果......
作者:李晓鲁;黄跃生;彭毅志;廖镇江;张国安;刘群;唐进;刘旭盛;罗奇志 刊期: 2006- 01
-
自异体微粒皮昆合移植的优化比例研究
目的观察不同比例自异体微粒皮混合移植后创面愈合的效果.方法以雄性Wistar大鼠为供体,在雌性SD大鼠背部建立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1)异体皮组,移植面积扩张比为10:3的异体微粒皮.(2)自体皮组,移植面积扩张比为10:1的自体微粒皮.(3)混合1组,自异体微粒皮移植面积扩张比各为10:1.(4)混合2组,自异体微粒皮移植面积扩张比分别为10:1和10:3.......
作者:林恒;彭代智;严泉;董征学;岳海岭;李芳;周新;刘敬 刊期: 2006- 01
-
FE复合酶防治烧伤后期肉芽创面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FE复合酶控制烧伤后期肉芽创面常见耐药菌感染的作用.方法选取笔者单位烧伤患者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将FE复合酶50ml溶于等渗盐水0~150ml中,使其终浓度为1~3U/ml,用无菌纱布浸湿该液后湿敷创面,1~2次/d;对照组15例,用庆大霉素+等渗盐水纱布湿敷创面,1~2次/d.于用药前及用药后1~5d取创面分泌物作细菌培养,检测两组患者创面的细菌种类及所用药物对创面细菌的敏感率......
作者:郑霁;刘旭盛;黄跃生;柳春雨 刊期: 2006- 01
-
早期应用上腹部腹直肌双肌皮瓣修复腕部电烧伤创面
目的观察上腹部腹直肌双肌皮瓣在腕部电烧伤中的早期应用效果.方法6例腕部背侧仅残留少量正常皮肤的环状深度电烧伤患者,伤后立即使用蒂在上、下两侧的上腹部腹直肌双肌皮瓣覆盖创面,并观察创面修复及外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6例患者的创面均Ⅰ期愈合,功能恢复良好,外观较为理想.结论早期使用上腹部腹直肌双肌皮瓣覆盖腕部深度电烧伤创面,可有效地促使其修复,同时对手腕部的功能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吴艾竞;徐少骏;沈明强;谢菁 刊期: 2006- 01
-
全颜面部深度烧伤的临床治疗
目的探讨提高患者全颜面部深度烧伤创面修复质量的处理方式.方法将54例全颜面部深度烧伤患者分为延期植皮组(48例)和早期切痂组(6例).伤后3周对延期植皮组患者实施剥、削痂或手术刀柄刮除新生肉芽组织至基底层,在全颜面部分区进行自体中厚皮片移植术;早期切痂组患者于伤后1周行切痂术,其他处理同延期植皮组.观察两组患者首次手术时间、面部手术时间、手术总次数、手术前后血红蛋白(Hb)浓度、术中输血量及出血量......
作者:朱雄翔;胡大海;陈璧;韩军涛;董茂龙;贾赤宇;姚庆君 刊期: 2006- 01
-
皮肤圆锥体结构损伤致增生性瘢痕的病理学观察
目的探讨皮肤圆锥体结构受损与增生性瘢痕(HS)形成的关系,寻找HS形成的原因及适合HS研究的动物模型.方法将2只雌性杜洛克猪(FRDP)背部去毛后,取正常皮肤1块,行皮肤圆锥体结构观察;然后用气动取皮机造成皮肤缺损深度为0.38、0.76、1.14、1.52mm的创面,每个创面面积7.0cm×7.0cm,每只猪的背部共8个创面.根据上述创面深度将其分为4组,每组4个创面.将0.38、0.76mm组......
作者:梁智;谢澄宇;林海波;郭正东;杨卫国 刊期: 2006- 01
动态资讯
- 1 体外冲击波疗法促进创面愈合机制研究进展
- 2 琥珀酸对体外培养的人成纤维细胞功能的影响
- 3 创面治疗中的转化医学:部分成果的研发和转化应用与思考
- 4 高频超声在深Ⅱ度烧伤患者磨痂术中的应用
- 5 小儿颈胸部深度烧伤的手术治疗
- 6 背阔肌肌瓣修复放射性损伤致锁骨外露一例
- 7 从循证医学角度分析《中华烧伤杂志》2000-2004年发表的临床试验论文
- 8 460例电击伤患者流行病学分析
- 9 烧伤并发左侧髂外动脉栓塞一例
- 10 皮肤干细胞复合壳聚糖—丝素支架移植修复大鼠皮肤缺损
- 11 沙丁胺醇加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气道损伤
- 12 外源性一氧化氮治疗吸入性损伤的研究进展
- 13 介入栓塞治疗大面积烧伤后消化道出血一例
- 14 缺氧诱导肝细胞株中葡萄糖转运体1表达的变化
- 15 严重烧伤后大鼠肠道生物屏障损害的初步研究
- 16 小儿石灰大面积烧伤合并破伤风感染一例
- 17 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儿童重度烧伤的效果观察
- 18 德国烧伤外科简况
- 19 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严重烧创伤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 20 烧伤后24小时内削痂对深Ⅱ度创面局部炎症反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