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国内烧伤学术界惟一的全国性权威刊物,由国内外烧伤外科及相关学科著名专家组成编委会。烧伤的重要问题,通常也是内外科的基本问题。杂志力求充分展示本学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注重实用性,讲究可读性。全方位展示本专业的研究进展、临床治疗和护理经验,将整形与康复理念贯穿于烧伤救治全过程,将独到的修复技术应用于各种类型的难治性创面。杂志目前已被《Medline》等10多个国际主要数据库收录,具有较大影响。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烧伤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2587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120/R

邮发代号: 78-131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5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560.00

杂志荣誉 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烧伤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烧伤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9-2587
  • 国内刊号:50-1120/R
  • 出版周期:月刊
  • 期刊荣誉: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
  • 期刊收录: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医学文摘,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烧伤杂志介绍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国内烧伤学术界惟一的全国性权威刊物,由国内外烧伤外科及相关学科著名专家组成编委会。烧伤的重要问题,通常也是内外科的基本问题。杂志力求充分展示本学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注重实用性,讲究可读性。全方位展示本专业的研究进展、临床治疗和护理经验,将整形与康复理念贯穿于烧伤救治全过程,将独到的修复技术应用于各种类型的难治性创面。杂志目前已被《Medline》等10多个国际主要数据库收录,具有较大影响。                

本刊栏目设置
专家论坛、专家述评、专题重点号、论著、疑难病例析评、短篇论著、经验交流、病例报告、讲座、综述、争鸣、会议纪要。
本刊数据库收录/荣誉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医学文摘,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三等奖
中华烧伤杂志投稿须知

中华烧伤杂志社征稿要求

  1、《中华烧伤杂志》文稿应资料可靠、数据准确、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实用性。应立论新颖、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文责自负(严禁抄袭),文字要精炼。

  2、《中华烧伤杂志》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列应在投稿时确定。作者姓名、单位、详细地址及邮政编码务必写清楚,多作者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录稿通知后不再改动。

  3、《中华烧伤杂志》文章要求在2000-2400字符,格式一般要包括:题目、作者及单位、邮编、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文章标题字符要求在20字以内。

  4、文章中的图表应具有典型性,尽量少而精,表格使用三线表;图要使用黑线图,绘出的线条要光滑、流畅、粗细均匀;计量单位请以近期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为准,不得采用非法定计量单位。

  5、为缩短刊出周期和减少错误,来稿一律使用word格式,并请详细注明本人详细联系方式。

  6、编辑部对来稿有删修权,不同意删修的稿件请在来稿中声明。我刊同时被国内多家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不同意收录的稿件,请在来稿中声明。

期刊引用
中华烧伤杂志影响因子
中华烧伤杂志发文量
中华烧伤杂志总被引频次
中华烧伤杂志往期文章
  • 高氧平衡盐溶液对烫伤大鼠肝脏损害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烧伤大鼠肝功能的动态变化及高氧平衡盐溶液复苏对其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190只,体重250~300g,雌雄不拘,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10只)、早期平衡盐溶液复苏组(B组,40只)、延迟平衡盐溶液复苏组(C组,30只)、早期高氧平衡盐溶液复苏组(D组,40只)、延迟高氧平衡盐溶液复苏组(E组,30只)、以及烧伤对照组(F组,40只).致伤动物分别于伤后6、12、24、48h麻醉状态下......

    作者:胡骁骅;陈忠;孙永华;葛艳玲;张慧英;王志刚 刊期: 2003- 03

  • 特重度烧伤并发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二例

    例1男,64岁,因全身多处火焰烧伤ld入院.诊断:全身多处火焰烧伤,烧伤总面积61%TBSA,其中深Ⅱ度11%TBSA、Ⅲ度50%TBSA.吸入性损伤.呼吸衰竭.入院后给予补液复苏、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分次行切痂、植皮手术.伤后53d,患者出现腹痛、腹胀、肠鸣音减弱等肠梗阻表现,呈进行性加重;血压下降,体温升高.床旁腹部X线片提示中下腹部肠腔积气、扩张.超声检查提示胆囊体积偏大,大小10.5c......

    作者:潘选良;陈国贤;邵华伟;韩春茂 刊期: 2017- 04

  • 内给氧治疗烧伤后低氧血症的疗效观察

    严重烧伤后的组织缺氧,可引起毛细血管持久收缩,使细胞代谢发生改变.为探索新的给氧途径,笔者观察了注射用内给氧[碳酸酰胺过氧化氢CO(NH2)2@H2O2]对严重烧伤后低氧血症的治疗作用,报告如下.......

    作者:刘建春;王丽娜;陈峰山;张广泰 刊期: 2001- 04

  • α-平滑肌肌动融合蛋白抑制成纤维细胞收缩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α-平滑肌肌动融合蛋白(α-SMA-FP)对成纤维细胞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Wistar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三维立体凝胶培养模型.成纤维细胞在胶原凝胶中培养5d后,实验组分别用5、10、50、100、250mg/L的α-SMA-FP进行处理,根据α-SMA-FP剂量不同分为E1、E2、E3、E4和E5组.对照组分为空白对照(C1)组和250mg/Lα-骨骼肌肌动融合蛋白(α-SKA-FP)......

    作者:贾赤宇 刊期: 2004- 05

  • 重要炎性介质高迁移率族蛋白1研究进展

    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于20世纪60年代由Johns发现,因其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有很高的迁移率而得名.它是一种在真核细胞中广泛表达并且高度保守的蛋白,主要作为核内非组蛋白,稳定核小体,参与DNA的转录、复制、修复等[1].......

    作者:陈婧;袁志强;彭毅志 刊期: 2007- 02

  • 黄蜂毒素1对内毒素/脂多糖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

    目的了解黄蜂毒素1(MP-1)对LPS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04只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健康对照组(8只,不作任何处理)、LPS组(48只,尾静脉注射LPS5mg/kg)和MP-1组(48只,尾静脉注射LPS5mg/kg和MP-13mg/kg).后2组小鼠于注射后2、6、12、24、48、72h处死,每组每时相点8只,采集血和肝组织标本.动态比浊法鲎试验检测......

    作者:郭毅斌;郑庆亦;陈锦河;蔡少甫;曹红卫;郑江;肖光夏 刊期: 2009- 01

  • 耐庆大霉素铜绿假单胞菌体外传代耐药水平变化

    目的检测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体外传代过程中耐药水平是否发生改变。方法将26株耐庆大霉素(GM)铜绿假单胞菌(PA)株按低抑菌浓度MIC值分为高等水平(20株)及中等水平(6株)耐药组,进行体外传代(30代)培养,并分别对每株PA子1、10、20、30代进行MIC及低杀菌浓度(MBC)检测。结果通过对高水平耐GM组和中水平耐GM组各子代间MIC及MBC的均值进行多重比较,每组子代间的总体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作者:戴丽冰;马福广;彭燕豪;梁佩红;刘锡麟 刊期: 2001- 02

  • 微型皮加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的临床观察

    创面处理是烧伤治疗的重要环节.尽快清除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的坏死组织,封闭创面,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防止创面感染及其导致的MODS,是救治大面积深度烧伤的关键[1].2006年6月-2011年5月,3家笔者单位应用微型皮移植加表面覆盖异种ADM修复32例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创面,效果较好.......

    作者:刘达恩;朱绍般;农庆文;周宁;李德绘;王家瑞;欧斌贤;王润秀 刊期: 2012- 03

  • 瘢痕的整体化诊治

    Scaristhecommondiseaseinthefieldofburnandplasticsurgery,anditsdiagnosisandtreatmentshouldbeinvolvedinoverwhelmingmajorityhospitals.Therearemanysubstandardmethodsandmedicalhiddendangersindiagnosisandtr......

    作者:岑瑛;陈俊杰 刊期: 2016- 11

  • 利用同步辐射X线成像技术进行大鼠正常真皮及瘢痕真皮组织的三维结构研究

    目的观察比较大鼠正常真皮与瘢痕真皮组织形态学差异并探寻其结构性规律.方法切取SD大鼠全层皮肤和创面愈合后3周的瘢痕组织,制备样本进行适当处理,结合同步光源辐射技术、显微CT及相位衬度成像技术进行断层成像,用三维软件进行图像重建.结果利用同步辐射光源产生的X射线,使显微CT成为可能;在处理过程中结合相位成像技术,能够清晰地呈现真皮组织结构.正常真皮组织以众多胶原纤维为主,相互盘绕形成橄榄状,并以此为......

    作者:姜育智;佟亚军;肖体乔;谢红兰;青春;杜国浩;陆树良 刊期: 2012- 01